****电子文摘周报**** 总第12期(二月九日) ~~~~~~~~~~~~~~~~~~~~~~~~~~~~~~~~~~~~~~~~~~~~~~~~~~~~~~~~~~~~~~~~~~~~~~~~~~~~ 【要闻、评述】 1 三峡大坝浇筑工程隐患多 2 武汉300下岗工请愿讨津贴 3 广东前电视女主持台湾卖淫 4 审判红高棉领袖建议不一定交安理会讨论 - 中国老调重谈 5 英雄老太婆扑向炸药 - 为300大洋 6 中国,从无序到有序? 7 我国去年出境人数创新高 - 好事?坏事?  8 世纪危机:中国大陆面临着严重考验 9 永恒的风景 10 绝对化、可行性和现实 11 白宫非风水宝地 12 人的不同活法 13 大陆出现股田制 - 农民对所有权的追求 14 大陆民众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15 逾十万北韩饥民越境入大陆 16 中央拟公开选司局级官员 17 亚洲第一女巨人卖艺求生 18 北京拆除甘家口“新疆村” 19 IP电话冲击波 是馅饼还是陷阱? 20 挪用养老金建大楼引起公愤 21 河南人大质询政府 22 吃猴吃蛇有何稀奇   中国流行吃孔雀 23 谁将法律变成了儿戏? 24 高楼谁盖的? 25 「饭都没得吃怎过年」 26 江泽民突然亲近王瑞林:再举邓旗帜 意图招抚军心 威慑乱局 27 北 京 未 办 成 奥 运 焉 知 非 福 28 “养人”为患及其他──中国科技困境症结探源 【理论探讨】 鸣放文选 【百姓之声】 《小参考》下载中心 http://home.earthlink.net/~qlin/download/xck/ ~~~~~~~~~~~~~~~~~~~~~~~~~~~~~~~~~~~~~~~~~~~~~~~~~~~~~~~~~~~~~~~~~~~~~~~~~~~~ 三峡大坝浇筑工程隐患多 长江三峡工程大坝浇筑过程中,多处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引起各界对大坝安全问题的关 注和忧虑。三峡工程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达2700多万立方米。到目前为止,混凝土 浇筑量才完成400多万立方米,但已经发生了几次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一是作为三峡挡 水大坝一部份的导流明渠坝身段,由于施工时压实度不足,层面结合不良等原因,出现 48条裂缝。二是左岸大坝11号非溢流坝段混凝土出现大面积架空,事故范围涉及90平方 米。通过注水试验,发现从上游坝面到基础灌浆廊道底板范围内存在从左侧到右侧长达 16米的串水通道。三是右岸大坝5号非溢流坝段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微机操作故障导致混 凝土中水泥用量大大少于设计要求,浇筑成型后发现混凝土强度不够。四是三期挡水发 电中发挥作用的堰内段,在进行压行试验时发现混凝土坝体渗水量严重超过设计标准。 由于三峡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这几次质量问题涉及主体工程的关健部位,三峡工程开发总 公司、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问题的发生和处理都十分重视,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或 制定了处理方案。如导流明渠坝身段出现的48条裂缝,由于涉及面积大,采取在坝体裂 缝层面铺设钢筋加固、在裂缝中灌注环氧树脂、埋设止水铜片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 裂缝对坝体的危害;对左岸 11号非溢流坝段的混凝土空洞部位,事故发生后,曾有专家 提出鉴于混凝土空洞范围较大应炸掉重筑,但考虑到爆破会对周围坝体造成破坏,最后 确定在坝体表面铺设厚达2米的钢筋混凝土防渗板,同时在坝体的空洞里灌注近4吨混凝 上进行填实;对右岸5号非溢流坝段强度不够的混凝土层,采取钻机打孔方式,掏出坝中 有问题的混凝土,重新灌人符合强度标准的混凝土;堰内段出现的渗水问题,目前已经 制定了处理方案,将在近期进行施工。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出现的这几起质量问题,会 不会危害三峡大坝的安全运行?记者采访了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他们认为,经过采取 补救措施处理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也有专家提出,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对这几处 发生在坝体上的质量问题必须彻底而充份地进行处理,处理过后还应长期监测,以防万 一。专家指出,目前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已进入施工高峰,如果在大坝浇筑上有半 点闪失,就可能成为千古罪人。 ~~~~~~~~~~~~~~~~~~~~~~~~~~~~~~~~~~~~~~~~~~~~~~~~~~~~~~~~~~~~~~~~~~~~~~~~~~~~ 武汉300下岗工请愿讨津贴 一九九九年 二月七日 星期日 武汉市新洲县永生棉纺织厂三百名下岗工人因为数月没有领到生活津贴,昨天上午在新 洲县新阳大道示威,导致交通一度瘫痪。 四月无生活费据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表示, 属于国家企业的永生棉纺厂,原雇用三千名职工,九六年被武汉生生集团收购后,该集 团对工人的再就业没有做出妥善处理,全厂只有三百工人仍在工作,其余二千七百人全 部下岗,工人每月只能领到八十元人民币的生活津贴。 但自从去年十月以来连续四个月, 工人连每月八十元津贴也领不到,而一星期后就要过年,工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 得不上街示威。 中小厂普遍欠薪 据悉,武汉市年尾有不少老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存在欠薪现象,武汉市频频出现工人 上街示威事件。 因这些事件大多不属于政治示威,而是工人因为生计及其他生活问题而 发起的示威活动,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 ,甚至有些麻木。 但在政府看来,这些大大小小 的请愿活动,始终是一种 安定的因素。当局对于下岗工人通常以规劝的方法化解这些问 题。工人请愿对政府来说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 四分一工人下岗 根据信息中心统计,到目前为止,大陆下岗工人数目达到一千六百万人,到明年底将达 到二千七百万人,占国营企业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因此,大陆明年城市的失业率估 计将超过百分之十五。 信 息 中 心 表 示 , 下 岗 问 题 已 导 致 大 陆 罪 恶 丛生,而干部 的贪污腐败也愈来愈激化此类社会矛盾。 ~~~~~~~~~~~~~~~~~~~~~~~~~~~~~~~~~~~~~~~~~~~~~~~~~~~~~~~~~~~~~~~~~~~~~~~~~~~~ 广东前电视女主持台湾卖淫 台北警方前晚破获三间大型「应召站」,其中一名杨姓应召女郎,为来自大陆吉林省长 春市的东北姑娘。经调查,原来杨女曾任广东某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主持人,警方查出她 每次应召接客的肉金高达一万五千元新台币(约四千港元),目前已决定将其强行遣返 大陆。 台湾《中时晚报》报导,警方前晚在台北进行扫黄行动,在忠孝东路的一间宾馆埋伏时, 当场查获前往应召的杨姓女子。 每次肉金四千港元 杨女供称自己曾任职大陆中央电视台记者及节目主持人。杨女表示,她是在去年九月与 赴大陆经商的台湾男子结婚后,随即申请获准到台湾探亲;她还辩称,前日去宾馆是要 找丈夫。不过,警方在深入查证后,发现杨女是查缉目标之一的「顶好」应召集团旗下 女郎,每次肉金高达约四千港元。经过查证,杨女确曾在广东某电视台主持一个法制节 目。 怨台的士司机骗婚 杨女被揭穿真正身分后,惟有向警方从实招供。她说,丈夫在大陆时声称自己乃商人, 她到台湾后才发现对方是的士司机,只得自怨所托非人。其实,大陆女子到台湾「假结 婚,真卖淫」的情况日益严重;台中市警方亦曾捣破一个「应召站」,拘捕了五名涉嫌 卖淫的大陆女子。 她们均是透过合法程序与台湾人结婚,从而取得到台湾探亲、定居的 资格,然后再进行性交易赚钱。   台 北 专 电 ~~~~~~~~~~~~~~~~~~~~~~~~~~~~~~~~~~~~~~~~~~~~~~~~~~~~~~~~~~~~~~~~~~~~~~~~~~~~ 审判红高棉领袖建议不一定交安理会讨论 - 中国老调重谈 中国外长唐家璇昨天说,他认为联合国派往柬埔寨调查实况的三人小组所提出国际审判 红高棉领袖的建议,不一定会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进行讨论。况且,还有其他建议可 以解决当前柬埔寨出现的问题。   唐家璇是在曼谷同泰国外长苏林博士举行双边会 谈后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番话的。有记者问:中国是否支持由国际法庭审讯 红高棉领袖乔森潘、英萨利、塔莫、农谢等人屠杀数以百万计平民的罪行。   唐家璇和苏林一致认为,上述问题是柬埔寨的内政。柬埔寨问题不该牵涉别国。柬 埔寨政府和人民应当能够独立自主,为此问题作出妥善决策。   唐家璇说,柬埔寨民族和解来之不易,他们应当考虑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为维护 柬埔寨国内形势安定采取有利的行动。   苏林说,柬埔寨是联合国成员,因此也该为国际社会着想,积极确保和平稳定,实 现民族和解。   柬埔寨首相洪森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将于本月9日至12日正式访华,以阐述当前形势 发展。 【评】当世界呼吁将波儿波特交国际法庭时,中国政府明里暗里四处活动,坚决反对。 现在又以“内政”为理由,反对将赤共交国际法庭。每年有各种政治人物、战犯北提议 交国际法庭审判,如最近的南斯拉夫内战祸首,为什么中国对柬的人物这样敏感?道理 很简单,赤柬是中共一手扶持起来的,上国际法庭无疑会将矛头指向中共。另外,赤柬 的行为和毛时期有惊人相似,况且,饥饿致死都算赤柬的罪行,如果赤柬得到公正审判, 那中共造成的59-61年饿死3000万以上人口的人间惨剧能逃脱审判? ~~~~~~~~~~~~~~~~~~~~~~~~~~~~~~~~~~~~~~~~~~~~~~~~~~~~~~~~~~~~~~~~~~~~~~~~~~~~ 英雄老太婆扑向炸药 送交者: 朱代星 于 February 06, 1999 在歹徒点燃炸药行凶,威胁他人生命的紧急关头──   本报曲江讯 近日,曲江县犁市黄村发生了一宗恶性爆炸案。该村61岁的老大娘何亚 娥在歹徒点炸药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上前去抢夺点燃炸药的烟头,不幸被炸伤头 部。本月1日, 曲江县和犁市镇负责人代表当地党和政府前往黄村慰问英雄婆婆何亚娥。 当日上午10时许,何大娘上山砍柴路过邻居朱永忠的家门口,只见本村村民朱双仁手中 拿着两筒已装好雷管的炸药,与朱奕平家的几个人纠缠不休。只听朱双仁大声地嚷: “如果朱小平(朱奕平弟弟)不拿300元给我, 我就炸死他!”何大娘心里一震,马上意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 正在此时,朱小平走了过来,朱双仁见后就用烟头去点炸药,企图将其 炸死。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何大娘来不及细想,不顾一切地扑向朱双仁,抢夺他手中 的烟头,但是没有抢到。凶狠的朱双仁忙将手里剩下的一筒炸药点燃,轰! 一声巨响, 炸药爆炸了,何大娘的头部被炸伤,朱奕平的父亲及朱双仁自己也被炸成重伤,三人均 被送进了医院抢救。目前,何大娘已伤愈出院回到黄村继续养伤;歹徒已被曲江警方 逮捕。 本月1日下午3时许,曲江政法委和犁市镇负责人一行十多人带着党和政府的委托,风尘 仆仆地驱车十多公里前往英雄婆婆的村庄去看望英雄婆婆何大娘,笔者有缘随队同行, 来到何大娘家里,只见何大娘被炸伤的腿还没有完全愈合,小腿上还绑着绷带,走路仍 需人搀扶。 【评注】为300元而作歹徒,冒死一拼,我们不理解,但如果是30万,而对方赖着不给, 法院又不管呢?(300元无法找法院,法院不会受理) 无独有偶,去年新疆有一民工,为 300元打赌,在牛棚只穿内裤睡一晚,不许用手赶蚊子,不许动。这民工照作了,并为此 付出了生命。300元不多,看对谁。我们读新闻,要分析一点好。 ~~~~~~~~~~~~~~~~~~~~~~~~~~~~~~~~~~~~~~~~~~~~~~~~~~~~~~~~~~~~~~~~~~~~~~~~~~~~ 中国,从无序到有序? 就中国的内政而言,如果说,邓小平的历史任务在于打开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把一个 热衷政治口号和崇尚阶级斗争的社会,变为一个多少现实得有些过份,只认钱的社会, 那么,江朱体制的历史任务,则是要给中国的开放和发展以应有的秩序,将中国由变革 开放的“双轨制" 时期的权钱结合,巧取豪夺的“西部时代",变为一个尊重法制的现 代化社会。从美国回乡的人们,常惊讶于中国物质进步的迅速,但更 可能惊讶于这里精 神退化的离谱。以北京为例,城区不到一千万人口,目前已经有 汽车两百多万辆,估计 至少有一半是私家车。在中国思想界颇为活跃的三联《生活》周刊惊呼:中国已经追随 世界,进入了“过剩时代"。朱伯伯上任伊始,就发话说,不能再把产量作为企业业绩 的标准,因为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产品已经 过剩,如果不更新换代,生产得越多越糟。 仅仅二十年前,中国 幸运的城市人口 每人每年 有十五尺布票;每个月有10到30斤粮票, 具体的数量取决于你是婴儿,青壮年还是老人家,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在钢铁厂还是在 纺织厂;您途经济南,会发现街头贴著布告:政府为了让革命人民欢度春节,每人 增加 供应二两猪肉皮;要是在东北,您会私下把统御三省的 沈阳军区司令员,辽宁省“革委 会"主任陈锡联称为“陈三两",因为这位老军人比较简单利索,不管是食油、猪肉, 一律一月三两。 短短二十年过去,中国已经从自豪而贫穷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富裕而曾经被马克思批判 的“生产过剩"社会。“商战"这个名词,已经由世界而中国,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 题。中国商家从 十五年前的“自行车缝纫机大 战",进化到十年前的“彩电大战",五 年前的冰箱洗衣机大战,直到今日的空调和汽车大战。“ 尽管说是社会主义,但是中国 的 市场经济 发展也是一路硝烟滚滚。" 北京《经济日报》的一位记者说,“如果说当初 各商家为争夺自行车市场的较量还是小米加步枪,那么现在为争夺汽车市场的较量已经 飞机加大炮了。" 生产过剩的狭路相争,已经使“万宝"、“雪花"这样的名牌厂家面 临倒台或被兼并的命运。朱总理在视察 以大削价而挑起“彩电大战",并一度破关斩将, 占据中国彩电市场半壁河山的“长虹"电器厂时说:竞争是好的,但是你们把别的厂子 都挤跨了,他们吃什么?但是对消费者来说,过剩总比不足好。中国的家庭里开始出现 价值数千元的健身器,女士们通过电视直销购买数百元一件的柔性按摩乳罩,光临拉斯 维加斯的中国大款也开始 出入总统套间,一掷千斤。如果您过去给“村里的小芳"的定 情物是一块手表,那么现在,您要是不把一辆“富康"轿车的钥匙放到一位北京、上海 漂亮姐的手里,她会挥挥手说:拜拜!“如果说中国的物质发展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那么它的体制发展和意识观念 才进化到西部时代。" 在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您要是一位镇长的儿子,也可能欺行霸市,强 奸民女。当然,最好 不要被人上报给朱伯伯。在北京,朋友们 曾给我介绍了一位“女 友",她 二十六。七岁,从 戏曲学校毕业,弃文下海经商。她看起来清纯美丽,但是出 语却颇为惊人。她把我当作一位美籍商人,茶过三巡,便说:我在这里卷上一百万元钱, 您帮我逃到美国怎么样? 我的一位同学给我讲过一个虽小,但是很耐人寻味的故事:他姐姐的孩子 刚十岁,从美 国回来,出了机场四处找垃圾桶,因为他 不愿把手上的果皮随处扔。我的同学觉得这孩 子太“事妈"。不过不用他担心,两个月后,他再领他上街,这位小 公子就象北京所有 大人和孩子一样,随地扔果皮。为什么?环境使然。在石家庄的河北省政府大楼里,接 待我的一位地方父母官带著几分神秘和得意告诉我,就在不远处,有一个全国最大的 日 用品批发市场。“那里不让记者和外国人进。不过 你吗,是咱爷们,我带你去开开。" 到了那里,你会为NIKE,GAP这样的世界名厂商感到由衷的悲哀。因为这里向全中国批 发各种仿制的廉价“世界名牌商品",从意大利名牌皮靴,一直到“克林顿总统最喜欢 健身用具"!“ 出了城,还有些更热闹的地方。"他对我说,这里 今日也有“地道战", “游击战",但是不是对付“皇军",而是对付穿警服的“共军"。“ 前些日子,北京 大学有一个教授和一个荷兰人合写了一本中国的性文化的书,他们还没有出版,我们这 里已经卖了。你们在美国看《空军一号》,我们 也都看了,一点不落后,十块钱一盘 VCD。"据他说,那里的“乡亲们" 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今天在这个村里连 夜盗印图书,明天又根据内线的通风报信, 赶在突袭的警察之前,将盗版光盘转移它处。 “这都是违法的。"他说, “但是那个批发市场是合法的,受政府保护,因为那是纳税大户,批发生意对 活跃当地 经济也很有好处。" 人人是和尚 中国有句歇后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中国似乎有法,但是人人 似乎又都是打伞的和 尚。 “在中国,犯法不一定能走遍天下,但是守法一定寸步难行。"X对我说,他是 XX大学 法律系的毕业生,目前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他对大感惊讶的我一一列举说:您 要是开家小饭馆,工商局。税务局,卫生局,公安派出所,甚至市容办公室,都会上门 找麻烦。现在已经不是前些年了, 请顿饭就能打发,你得私下塞钱,要不就得关门。 “可是行贿是犯法的。再说, 这种小本生意,你打点了那么多人,要是再不偷税漏 税,活得下去吗?" “那好,您不做小生意,您是大人物,开工厂,做房地产,去银行贷款,甚至转帐,要 是不塞钱,不给大笔的回扣,我敢百分之百保证你办不下来。按中国的法律规定,四五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贿赂就可以判 重罪。我可以告诉您,我的所有朋友,所有客户,包括 我,都是重罪犯。在中国,所有生意规模在一百万元以上的,都不可能不犯法。问题是 法不治众,抓住谁,谁倒霉。" 牟其中和储老板的故事 按X的理论,中国大名鼎鼎的私营企业家牟其中,还有名扬中外的前玉溪卷烟厂老总储时 健,都是被抓住了的“倒霉蛋"。前者, 以易货贸易的方式,用中国滞销的轻工用品和 方便食品等,从俄国换回了喷气客机,从而从屡进班房的罪犯变成了名震中外的私营企 业家; 后者,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原始地方小烟厂中率先大规模引进更新设备,成为中国 首屈一指的“烟王", 以将中国成亿百姓变为烟民,每年成十亿上交利税的“功绩", 把这一危害健康的夕阳工业,在神州大地变成了“朝阳工业"。他们两人都出身寒微, 都曾列名“中国十大企业家",都是中国经济开放的成功典范和象征。现在,他们一个 被令不得走出国门,是事实的软禁;一个可能将在铁窗中度过余生,伴随著的是太太和 女儿一个自杀身亡,一个精神失常。 “牟其中和储老板的下场让我们所有民营企业家寒心,如果他们身为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都没用,我们还瞎蹦哒什么?!"一位河北民营企业家对我说。 “问题不在于判了谁,而在于判了谁而没判谁。"那位去中国访问的证券商对我说。 “在中国,你要是位高官的儿子,可以把大笔的 公款转 向国外,变为私产,也可以在深 圳、广州为了争地盘,抢风头枪战火并,我没有听说有谁判了刑;要是你是位白手起家 的民营企业家,给国家上交 了成亿的钱,你想把几百万,几千万放到自己腰包里,或是 转去国外,OUOU,牢房的大门向您敞开著呢。" “牟其中的 主要罪名一是从银行里贷了两三亿款,给了几百万的回扣,一是 派儿子去纽 约开办投资公司,向海外转移了几千万元。而储老板的麻烦也是从向海外转移钱财开始 的,这位老先生曾 对党和政府表示他愿意做一个终身企业家,可是又担心在中国的 经济 和人事体制 下做不成,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要是哪天上面不高兴,自己还不是一个 蹲在街头拎鸟笼的糟老头?于是他和财务主管等人私分了几百万,据说还是美元。"那 位律师对我这样解释牟其中和储老板的故事。“几百万?"他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这 对储老板来说算什么?玉溪卷烟厂有一座宾馆,里面长年住的都是全国各地来拉赞助的, 有美女佳人,有文人骚客和大名鼎鼎的导演。有一次,储老板和一个导演说了两三句话, 就从台历上扯下一页,随手写了两行字,叫他去找财务开张两百万元的支票。" “ 您要是研究一下他们东窗事发的因果和时间表,就会发现他们的麻烦是从向国外转移 资金开始的。在中国,公有制早就成了一句空话,除了那些濒临倒闭的国营大企业外, 其他的公司,不 论规模大小,不 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你只要一天当总经理,那企业就一 天是你家的。你可以花天酒地地挥霍,可以买私宅,养小老婆,可以一顿饭花几万元, 也可以在帐目上做手脚,把钱转给自己的七大姑八大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企业 又没有一点是您的。因为你要是想扬起头说,这钱是我挣的,效益是我创造的,这企业 理应有我的一份,并开始真正对钱 自己当家做主人。那么,对不起,有人会来敲您的 门:老总,我们久仰您的大名,但是请原谅我们有公务在身,您能跟我们走一趟吗?" 长期目标和短期行为 在美国,您要是一个创业者,您可能开始不给自己开工资,希望企业尽快地积累;您要 是一个父亲,除了给自己买人寿保险外,还要给孩子买教育基金。这一切不为了别的, 只为了一个:图长远。 在中国,您要是位企业家,十有八九能花就花, 能吃里扒外就吃里扒外,因为您就是想 当家,可能也当不了几天,您要是一位父亲,可能没有 还没有教育基金可买,而您要是 想买人寿保险,又会望而却步,因为报纸上已经开始经常报导,保险公司收钱积极,而 出事后兑现难。 中国 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目前处于一对尖锐的矛盾中:一方面, 从邓小平 赵紫阳开始, 到 今日的江朱体制,中国的领导人们为现代化建设确定了长期目标;而在整个经济实践 和社会行为中, 占压倒优势的现象却是短期行为。 “你们是站著说话不嫌腰疼。"一位年轻的经济评论家对我说。“中国和美国没有可比 性,那里总统可以下台,可以象走马灯一样换, 可是比尔盖茨 总是 首富。但是在 我们 这里,没有保障私人产业的至高法律,没有激励人们进行长期投资的社会机制。在中国, 目前的经济改革在百年的历史中不过是个短暂的实验。哪怕是拥有一辆私人汽车的合法 性,在中国也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我们把做生意叫做下海,因为海水是流动的,下海 是危险的,没有渔民把海当作家,谁都想捞几条鱼就返航,就逃上岸。" 但是中国的问题是没有“岸"。牟其中和储时健这样在中国商场和刑场间滚打了几十年 的过来者深知这一点,所有他们自己下海打渔,然后把儿子们送到一个叫做“美国"的 岸上,指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脚落实地,安享晚年,而子孙们有一个稳若泰山的福地,但 是不是在故乡,而是在海外。 “这 是中国百年历史的最大 可悲之处,中国人不相信自己的故乡。而近二十年改革的最 大不足,也就是未能改变这一事实。对企业家们来说,没有经济自由,没有产权保障, 没有公平的市场机制,就没有经济意义上的祖国和故乡。他们是生在这里,但是 能给他 们归宿感的乌托邦却在彼岸。" 但是历史毕竟在进步, 二十年前中国的问题是牟其中、储时健这样的“资本家"能不能 出现,要不要杀头;现在的问题则是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企业的产权。另人鼓舞的是, 储时健案已经在中国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引 起了普遍的同情和检讨,一批大中型企业已 经在根据企业 的业绩,试行给企业家以高薪和股权。但是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之际, 但是这种实验、这一转变需要多久,会不会又羁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在世界的技术和 经济飞跃中再落后二十年?! “我对此挺悲观。"我的律师朋友 对我说:在中国,由于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难题,任何 好主意,好方案,都可能酿成大灾难,因为这里 已经形成了谁都难以改变的不利的大环 境。他将此称为“万众一心的短期行为惯势"。 “比如说,为什么长江成了第二条害河?是政府没有想办法吗?不是,从十多年前开始, 一些长江中上游的地方政府就鼓励农民造林,并把山林分包给村民,以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可是结果是,农民们一分到林,第一件事就是把树都砍了,把大大小小的林木都搬 回家。因为大家都担心政策会变化,林中的凤凰不如手中的乌鸦。" 无独有偶,在储烟王“落马"引起的企业界辩论中,有的经济学家,包括大企业的老总 不客气地说,给“优秀"企业家高薪,股权,依据是什么?是业绩,“业绩"又是什么, 是骗股民、骗上级的报表,一纸谁也不相信的空文? “在中国,上市公司伪造报表的事实在太普遍,以致去年中央不得不下令作为歪风来打 击。"那位美国证券商说。“在美国,这是要坐牢的重罪。可是在中国,这是歪风,歪 风要不要做牢?" 那些经济学家们的质疑十分有道理。在中国, 批准公司上市与其说是经济法规的问题, 不如说是政府决定的问题。上市公司的法人代表 通常是政府委派,既不是公司的主要股 份拥有人,其身家 财产亦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缺乏关系,更没有股民代表的有效监督。而 对其业绩、财务的审计机构也同是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在中国的腐败经济环境中,请 几顿饭,送配一些股票,私下打点十万八万,一个审计事务所就可以把公司的亏损算成 盈利,企业负责人就可以受表彰,股民们就会受欺骗抢购股票。至于这 种欺上瞒下,坐山空对企业,对股民,对社会的长远危害,Who cares?! 听他这一席话,我不由想到, 两 年前我在南昌 和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一起吃饭,席间他 对陪同我的一位朋友说:千万不要买他们公司的股票,除非是短期炒作,因为他们公司 已经接连亏损四年,一直在 想方设法在股民报告书中隐瞒。 不改,没有出路,改革,陷阱重重。在中国研究经济的人, 都很容易理解朱伯伯为什么 要提到万丈深渊和地雷阵。朱当副总理后,抓“三角债"问题,救大中型国有企业,但 是这方面至今问题重重。如果吊销坏帐,许多国有银行要破产;如果停止扶持,许多国 有企业要倒闭。是朱伯伯无能,是他缺乏决心和意志,还是面对难返的积重,他回天无 力? 有趣的是,牟其中的垮台,就是从朱伯伯以强力清理三角债开始的。银行在中央的压力 下,违约将贷给牟的巨额资金提前收回,使南德集团陷于财政困境。朱伯伯可能没有想 到,银行不会向太子党、向省长的儿子逼债,但是会拿民营企业家开刀交差。这应了中 国一句古话:佛祖没错,但是歪嘴和尚把经念坏了。 象中国盘根错节的贪官一样,中国经济体制中的问题,也是盘根错节的连环雷。变短期 为,成长远目标,需要整个经济体制、 社会大环境的重建。中国可以满足于已经有了卖 不完的电冰箱,但是中国如果不能很快有自己的盖茨和戴尔,或是有了几个仿效者,很 快又变成了牟其中和储时健,中国就会在新的科技时代来临之际,象一个睡醒的雄狮, 咆哮了两声,又昏睡过去。不需要鸦片,也没有战争,中国就会再次惨败。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转动地球。中国的 千千万万李其中、王时健们说:江主席、朱总 理,给我们一个法制社会,一个公平的市场,一 点企业家的自由和尊严,我们就能给您 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江爷爷、朱伯伯,你们能给他们吗? ~~~~~~~~~~~~~~~~~~~~~~~~~~~~~~~~~~~~~~~~~~~~~~~~~~~~~~~~~~~~~~~~~~~~~~~~~~~~ 我国去年出境人数创新高 - 好事?坏事?  284万人因私出国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今天宣布,1998年全国公安机关 出入境管理部门共批准公民因私人事务出国出境284.7万人次,比1997年的256.1万人 次增加百分之十一点二,再创历史新高。   1998年,出国旅游人数仍占各类因私出国人员首位,为120.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百分之十三。其中持护照出国旅游60.7万人次,比1997年增加百分之五十六; 持入出境 通行证参加边境旅游60.1万人次, 比上年减少百分之十一。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分析认 为,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人数继续上升,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保持汇率坚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出国旅游人数增加。 同时,有关部门增加了团队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 【评注】出国旅游比1997增加56%,好事吗?且不考虑是否公款,这个增长背后的含义读 者考虑过吗?一个国家经济增长7.8%,而某些高档消费要增56%,不奇怪吗?举个例子, 如果某人工资从5000元长到50,000元,按国家人均增长10%算,说明有90多人的10%被 占去了。当然这是数字游戏,但经济就是这样,发展不均衡就造成经济停滞,最近两年 的商品积压、物价低廉,说明需要者手中无钱,而有钱人有消费不了多少大众商品。例 如,今年北方猪肉一斤3元,大概是往年的1/2,有卖肉难问题。另一方面,许多人连吃饭 都有问题(包括城市人)。 ~~~~~~~~~~~~~~~~~~~~~~~~~~~~~~~~~~~~~~~~~~~~~~~~~~~~~~~~~~~~~~~~~~~~~~~~~~~~ 世纪危机:中国大陆面临着严重考验 ----大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失衡 最近大陆社会形势的“不稳定”因素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城乡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团伙 性的抢劫、谋杀、偷窃、诈骗等重大犯罪率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上升,目前全大陆 正在兴起一股新的犯罪浪潮。东南沿海和大城市又出现大量的贫民、灾民涌入少数豆大 城市的“民工潮”现象,形成“恶性城市化运动”。佛大陆公安部统计:百分之五十以 上的案子为进城农民所为。在政治经济等其他各领域的腐败、烂权、贪污、贫困、失业 问题,及自发性的罢工、请漓、示威等层出不穷..... 这刮有亚洲经济危机的蔓延,整体经济形势恶化的因素,但更根本性的原因是,大陆社 会城镇、乡村二元结构发展失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普及教育失败,社会贫富两极分 化。这是大陆长期乎视农村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大陆短期问题,而是大陆所面临的世 纪性重大危机,如果不能改变这一趋势,就会重踏南美洲发展模式那了贫富两极分化、 社会动乱、教育落后、政治腐败等不平衡发展的复辄。 大陆城市、乡村二元结构发展失衡 现在大陆正经历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过的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型,大陆近年来的改革、 发展实际上连是在豆十个大中城市内进行,当大农村地区被抛弃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在 日本、杰湾的成功和南美及东南亚失败的例子中,大陆无疑地在不知不觉间选择了后者。 在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由于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对国内城乡两部份的平衡发展, 导致产业失衡、结构失衡。在恶性通货膨胀之后,形成了恶性城市化运动。目前许多南 美国家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豆大城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十豆大城市之数。而当大 农村地区却一贫如洗,土地荒芜、休耕。农业和基础产业等国家的停滞,使经济运行不 是生产,而是投机。致使经济、金融十分脆弱,稍有挫折便造成崩溃。八十年代的南美 外债危机和今天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南美墨西哥、巴西汇率危机,就是其经济 基础薄弱、教育欠发达、结构畸形的必然恶果。在亚洲豆个工业国家、地区如日本、台 湾等当年的农业在国民经济比例下降,及农业的萎缩是大量的农业人口在地区发展均衡 前提下,逐渐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发展,而伴生着迅速的良性城市化运动中形成的。 大陆农业人口仍然占百分之八十 例如相当于大陆今天现状的杰湾一九七五年,农业产值从一九五二年的36%,下降到占总 产值的16%;同时,农村人口也由一九五二年占总人口的52%,下降到35%。耳到八十年 代农村人口则下降到20%以下。而由于成功得实现了农村的产业分化,农民单纯的务农所 得已从五十年代75%以上,下降到七十年代的50%以下。而与此同时是农业持续不断地以 7%的高速成长,强劲地支持着台湾湾工业化的完成、城市化的发展。而大陆的现状却有 本质性不同,目前大陆农业人口依然有九亿之多,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从1978年到九 十年代农业劳动力人口不降反增,达到三点五亿人,比七八年增加六千多眷人。其收入 的百分之八十仍然依赖于纯粹农业。到九二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占GNP不足20%,却滞留着 60%的全国劳动力,养活着全国80%的人口。在东南沿海工业迅速发展、泛城市化运动中, 当大内陆在农业萎缩的同时并没有实现产业分化,和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允许买卖、 继承土地的公有制和平均主义的包产到户、条块分割使农业无法形成产业发展所必须的 原始积累,严格的阶级隔离式“城乡二元户籍”管制,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画地为牢。 大陆城市对农民剥削、歧视 大陆城市的工商业发展依赖于对农业的剥削和掠夺,佛大陆农业部统计:从1952年到 1978年工、农产品不等范交换造成的“工农产品剪刀差”对农业的掠夺和非等范剥削就 达7140亿人民币,相当于当时好豆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从1978年到九十年代年这了剥 削每年更达1000至1900亿,已累积一眷五千多亿!相当于每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 22%。使贫富差别:最富裕的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比最贫困的百分之二十等人口高十五倍, 墨西哥相同,而杰湾的这一差别仅有五倍;城乡差别:东南沿海和豆大城市居民收入之 差由一九七八年的142元,拉大到一九九七年3,200元;工农差别:城市居民收入平均每年 以百分之十二的速度增长,而农民收入则徘徊在百分之二左右,市民收入以农民的三到 四倍的速度成长,实质上就是农民收入下降;这三大差别的两极分化,使农村地区教育、 治安、人口素质恶化、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人口爆炸等各了社会问题全面危机,形成类似 引发拉美国家社会动荡的“恶性城市化运动(大量的贫民涌入少数城市)”的“民工潮”现 象。 第四次踏入“李嘉图陷阱” 虽然,近年来江泽民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把农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进行了,也正 在进行着农村改革,比如农村级层民主选举等,但这个国家歧视农民的总体趋势并没有 真正改变,各项改革基本没有触及到根本性问题,从八五年邓小平退出政坛后,江泽民 从没有出杰过一项突破性的农村改革决策。正是这了一贯的愚蠢和歧视性政策,使大陆 始终没有形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产业原始积累,致使国家第一基础产业:农业,十分脆 弱,稍有天灾人祸便会造成整个国家的灾难。这就是经济学上臭名昭著的“李嘉图陷阱 (Divad Richard世界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标立的屡被验证的经典理论:因农产品 减产导致工业原料紧缺、涨范而引发整体经济的停滞和倒退)”。这是大陆分别在1958 年至1963年(造成饿死至少四千眷人的大饥荒);1969年至1975年(引发毛试图摆脱困境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严重动乱);1978年至1981(“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沿”邓小平 语,才不得不实行“包产到户”);九十初至今是第四次踏入这一恶性循环的陷阱。 必须进行所有制的体制改革 大陆经济更根本的问题是产权关系(私有化)、投资结构(投资给中小型私有企业而非政府官 僚)和范格体系(工农产品剪刀差和范格补贴),等深层体制上的弊病,必须从这一深层体制 的关键问题入手,彻底改革才是大陆经济的唯一出路。 首先,大陆所有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城市对庞大而无效率的国有企业进行 公平合理的私有化、股份化改造,开展产权交易,拍卖公有财产,还政与民。在农村有 步骤的实行土地私有化,使农民获得土地后不仅享有私有财产的一切权力,更需承担相 应的责任和义务。以土地法保障农田的农业专用,防止外国资本和其他产业的投机炒作、 买卖垄断和挪作它用。防止农田的流失、减少;制定产业保护(农业为低弱产业)、关税保 护,防止享有政府补贴的外来农产品的打击;农产品风险金制度;建立保护农民利益、 稳定农产品范格的期货交易市场;以严密的所得税平衡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以高额的 遗产税防止农村的世袭剥削;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防止天灾人祸和保护老弱病残,并 揭止农村生儿养老现实和传宗接代文化演生的人口爆炸。 大陆农村必须进行现代化重建 把农田均分给农民这本身就是对农业的最大投资,便宜农业形成适合商品化市场经济的 自由式私有制体系,使生产要素主体自主化,进行产业优化组合,产生产业分化,形成 第一(工农业生产)、第二(商品流通)、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元互补,多业并举立体化 结构,商品化市场经济。大面积的土地兼并形成农业的原始积累,发展出适合机械化、 科技化、企业化的农工商一体化的规模经济(大托拉斯)。产生低成本、高附加值、强大抵 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农业。同时,对危机四伏的农村社会进行深层的现代化改造和文明重 建,目前最重要的是彻底废除现行罪恶的“了性式”户籍制度,实行世界通用的登记式 的公平合理的户籍管理。首先消除不平等的人了歧视,允许农民自由迁移,鼓励农民聚 城而居,扶持农民从事工商。更长远战略则是强制性普及国民义务教育,推展农业科技 培训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培育农村知识阶层,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促进农村的产业分 化,加速农村的工业化进程,使大陆当大内地涌现出大量的中小城镇,扶持中小城镇向 大中型现代城市过渡。同时彻底改革国民教育现状,开放传播信息,在现在的村级农村 选举普及后,进一步推行乡镇以上真正的民主选举。这样的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化、 城市化运动!这是中国整体的现代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系行政管理学院研究生,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 中华发展战略研究所 ~~~~~~~~~~~~~~~~~~~~~~~~~~~~~~~~~~~~~~~~~~~~~~~~~~~~~~~~~~~~~~~~~~~~~~~~~~~~ 老北大的故事 陈平原 永恒的风景   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 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 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 精神。介于两者之间,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是 众多精彩 的传说。   比如,当老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述某位名人在这棵树下悟道、某回 学潮在这个角落起 步、某项发明在这间实验室诞生、某对情侣在这条 小路上第一次携手时,你感觉如何? 是不是觉得太生动、太戏剧化了? 没关系,“无巧不成书”嘛。再说,姑妄言之,姑妄 听之─信不信由 你。只要不对这所学校失去信心,慢慢地,你也会加入传播并重建 “校 园风景线”的行列。   比起校史上极具说服力的统计数字,这些蕴涵着温情与想象的 “传说”,未免显得 虚无飘渺;因而,也就不大可能进入史家的视野。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 更为充满灵性的场所。漫步静 谧的校园,埋首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倾听学生宿舍里不着 边际的高谈 阔论,或者“远眺”湖边小路上恋人的窃窃私语,只要有“心”,你 总能感 知到这所大学的脉搏与灵魂。   如此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叙述,实在难以实证。但对于曾经生活 或向往生活于其间 的人来说,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却极有魅力。    “北大老”与“老北大”   “北大老,师大穷,惟有清华可通融。”此乃二三十年代流传在 北平学界的口头禅。 就从这句“读法不一”的口头禅说起吧。   首先是叙事人无法确定,有说是择校的先生,也有说是择婿的小 姐。择校与择婿, 相差何止千里!与叙事人的不确定相适应,北大之 “老”也难以界说。有说是北大人老 气横秋,办事慢条斯理的;也有 说是校园里多老房子、老工友,连蔡元培校长的汽车也 老得走不动的; 还有说是历史悠久,胜迹甚多的。第三说最有诗意,容易得到北大人 的认可。朱海涛撰写于四十年代的《北大与北大人·“北大老”》, 正是在这一点上大 作文章:   摩挲着刻了“译学馆”三个大字的石碑,我们缅怀当年住在这里 面的人,每月领四 两学银的日子。在三院大礼堂前散步,我们追念着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时,多少青年人 被拘禁在这里面。徘徊于三一八 殉难同学纪念碑前,我们想起这国家的大难就有待于青 年的献身。这 一串古老的历史的累积,处处给后来者以无形的陶冶。   说“陶冶”没错,说“古老”则有点言过其实。比起巴黎、牛津、 剑桥等有七八百 年历史的名校,北大无论如何是“小弟弟”。在《北 京大学卅五周年纪念刊》上,有两 则在校生写的短文,也叫《北大老》, 极力论证刚过“而立”之年的北大,不该“倚老 卖老”,更不该“老 气横秋”--因为有牛津大学等在前头。   到了1948年,校长胡适为“纪念特刊”撰写《北京大学五十周年》, 仍是强调“在 世界的大学之中,这个五十岁的大学只能算一个小孩子”。 可笔锋一转,擅长考据的适 之先生,谈论起另一种计算年龄的办法:   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如北大真 想用年岁来压倒人, 他可以追溯“太学”起于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历 纪元前124年)公孙弘奏请为博士设弟子 员五十人。那是历史上可信的 “太学”的起源,到今年是两千零七十二年了。这就比世 界上任何大 学都年高了!   有趣的是,北大校方向来不希望卖弄高寿,更不自承太学传统, 就连有直接渊源的 同文馆(创立于1862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也都无法使其拉长历史。每当重要 的周年纪念,校方都要强调,戊戌 年“大学堂”的创立,方才是北大历史的开端。胡适 称此举证明北大 “年纪虽不大,着实有点志气”。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这与当事人对大学体制以及西方文化的体 认有关,更牵涉其 自我形像塑造与历史地位建构。说白了,北大的 “谦虚”,蕴涵着一种相当成熟的“野 心”: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原动力。如此说来,比起北大校史若不从汉朝算起,便同 文明古国 “很不相称”的说法(参见冯友兰《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历任校 长之自我约束,不希望北大往前溯源,其实是大有深意在。从 北大的立场考虑,与其成 为历代太学的正宗传人,不如扮演引进西学 的开路先锋。当然,校史的建构,不取决于 一时的政治需求或个人的 良好愿望。我想说的是,相对于千方百计拉长大学历史的“常 规”, 历来激进的北大,之所以“谨守上谕”,不敢越雷池半步,并不完全 是因为“学 风严谨”。   翻翻光绪二十四年的《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和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京 师大学堂章程》,这两种重要文献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包括办学宗旨、课程设置、 讲员聘请、学生守则等,都与传 统书院大相径庭。至于随处可见的“欧美日本”字样, 更是提醒读者, 此章程与“白鹿洞书院教条”了无干系。当然,有章可以不依,有规 可以不循,制定了新的章程,不等于建立了新的大学。幸亏有了第一 届毕业生邹树文、 王画初、俞同奎等人的回忆文章,我们才敢断言, 京师大学堂确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大 学”。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得到普遍承认,蔡元培长校以前的北 大历史,便逐渐被 世人所遗忘。选择若干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回忆,有助于了解大学草创期的艰难与曲折, 比如孙家鼐的规划、许景澄的殉难、张百熙的实干、严复的苦撑等等。   戊戌年的京师大学堂没有毕业生,学校因战乱停办两年。壬寅(1902)入学的,方 是第一批得到“举人学位”的大学生(时在1907年)。邹树文《北京大学最早期的回 忆》中,述及管学大臣张百熙之礼贤下士,为学校网罗人才,在遭时忌、多掣肘的环境 下恢复京师大学堂,功不可没:“我们现在人知道蔡孑民先生,而忘记了张冶秋先生任 管学大臣时代创办之艰苦,实在比蔡先生的处境难得许多呢!” 此说不无道理。1905年,大学堂的管理人由“管学大臣”降为“监督”。出任第一任监 督的张亨嘉,以其精彩的就职演说,被学生不断追忆。这里选择邹树文颇为戏剧化的描 述:   监督与学生均朝衣朝冠,先向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三跪九叩首礼,然后学生向监督 三个大揖,行谒见礼。礼毕,张监督说:“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于 是乎全部仪式完了。这总共十四个字,可说是一篇最短的演说。读者诸君,还听见过再 短于他的校长演说没有?   此种轶闻,很合北大人的口味,因而谁都乐于传诵。至于当初张监督为何如此“言 简意赅”,是否别有苦衷,也就无暇计较了。   不说京师大学堂的教员,以及培训出来的学生,颇多正人君子;就说新文化的输入 与大学的改革,也并非始于1917年蔡氏之莅校。不妨先读读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 验》,其中述及北大的整顿与革新:   旧教员中如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诸君,本已启革新的端绪;自陈独秀君来任学 长,胡适之、刘半农、周豫才、周启明诸君来任教员,而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 遂大流行。   民初北大“启革新的端绪”者,多为章门弟子。从学术思想到具体人事,太炎先生 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密切的关系。除上述沈兼士、钱玄同、周氏兄弟外,进入北大的 章门弟子还有朱希祖、马裕藻、黄侃等。据误被作为太炎门徒引进的沈尹默称,章门弟 子虽分三派,“大批涌进北大以后,对严复手下的旧人则采取一致立场,认为那些老朽 应当让位,大学堂的阵地应当由我们来占领”(《我和北大》)。这种纠合着人事与思 想的新旧之争,在蔡氏长校以前便已展开,只不 过不像以后那样旗帜鲜明目标明确而已。 读读林纾、陈衍、马其昶、 姚永朴等人有关文章,可以明白北大校园里的改朝换代,如 何牵涉政 治潮流、学术思想、教育体制,以及同门同乡等具体的人事关系,远 非“新旧” 二字所能涵盖。   京师大学堂尚有独立的面貌,蔡元培长校以前的北大(1912─ 1916),则基本上隐 入历史深处。除了以上所说的“革新的端绪”外, 还有几件小事不能不提。一是民国初 建,教育部以经费短缺管理不善 为由,准备停办北大,校长严复上《论北京大学不可停 办说帖》;一 是袁世凯称帝,北大教授马叙伦挂冠而去,学界传为美谈;再就是 1916年 9月,校方向比利时仪品公司贷款20万,筹建后来成为北大象征 的“红楼”。    紧挨着皇宫的大学   北大之所以名扬四海,很大程度得益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西学 的引进与新文化的 产生,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不小的区别。谈“西 学东渐”,上海更适合于作为题目; 至于“新文化运动”,则是发生 在古都北京,而且由当年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挑头。就 因为,后者包 含着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涉及士大夫政治的转型,以及知识分子的 独立 与自尊。不满足于寻求新知,更愿意关心天下兴亡,这一自我定 位,使得“闹学潮”成 为北大的一大景观。很难想象,没有学潮的北 大,能否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 位置。作为一所大学,北大 固然以培养了大批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而骄傲,可北大影响 之所以超 越教育界,则在于其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在某个特定 时期,闹 学潮”几乎成为“争民主”的同义词。   北大之闹学潮,可谓渊源有自。1935年12月30日,刚刚结束一二 ·九运动的北大学 生,出版了《北大周刊》第一期(一二·一六示威 特刊)。其中有赵九成所撰题为《我 国历史上的学生运动》的文章, 意在正本清源:   我们的学生运动,不是从现在起的,也不是从五四时代起的,推 溯其源,当导源于 东汉。……在中国,最先发生的便是东汉末年的党 锢之祸。   三万太学生讥议时政,裁量公卿,成为强大的舆论力量,制约着 朝廷的决策。于是, 天子震怒,大捕党人,死徒废禁者六七百人。对 于“党锢之祸”,史家评价不一,但将 其作为统治者镇压学生运动的 开端,则不会有异议。此等“清议”之风,为自视甚高的 太学、国子 学、国子监生徒所继承,因而成为皇上的心腹之患。不过,历代虽有 严禁学 生干政的禁令,太学生的政治激情却从来没有熄灭,这与其一 身系天下兴亡的自我定位 有关。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取代国子监而 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关;即便改 为“国立大学”,学生们 仍自认作历代太学的正宗传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反差: 校方溯 源时,不愿从东汉太学讲起;学生闹学潮,反而攀上了“党锢之锅”。   北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与古老的“太学” 传统,确实不无联 系。所谓“京师大学堂”,在晚清,往往省略“京 师”二字,径呼“大学堂”(有“大 学堂”牌匾为证)。近年出版的 《北京大学史料》,将京师大学堂直译为Capital College,远不及以 前的Peking Imperial University准确传神。“皇家大学”,这才是 当年 创办者的真正意图。将一所大学建在皇宫旁边,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国立北京大学廿 周年纪念册》上有一张北大全景照片,显然是在景山上俯拍的。当年的摄影师,只要稍 微调整一下镜头,紫禁城便进入视野。只不过大学堂开办不久,帝制便已覆灭,民国子 民不再仰慕皇宫。   与近年各种真真假假的皇家服饰、皇家菜系、皇家建筑大行其时截然相反,二三十 年代的读书人,更愿意强调其平民意识。诸多关于北大周围环境的描述,偏偏不提近在 咫尺的皇宫。张孟休的《北京大学素描》,已经讲到了景山公园的“高岗眺望”,皇宫 依然不入高人眼。刘半农欣赏三院前面的无名小河,理由是“带有民间色彩”和“江南 风趣”,远非“围绕皇城的那条河”可比《“北大河”》)。四十年代中期,朱海涛撰 写《北大与北大人》系列文章,其中《沙滩》一则,终于从汉花园、大红楼、松公府、 四公主府转到了远眺“玲珑 剔透的紫禁城角楼”:   向西望去,护城河的荷花顺着紫禁城根直开入望不清的金黄红碧丛中,那是神武门 的石桥,牌坊,那是景山前的朝房,宫殿。我尤爱在烟雨迷蒙中在这里徘徊,我亲眼看 到了古人所描写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烟树万人家”。文章对日本侵略军将北大人 引以为荣的红楼作为兵营大发感慨,可想而知,谈论紫禁城,也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 不管是故国相思,还是观光浏览,紫禁城的帝王之气,并不为浮尘所完全掩盖。因而, 朱文的最后一句,“北大人是在这种环境中陶冶出来的”,值得仔细琢磨。   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 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符号,不可能完全熟视无睹。或者 欣赏,或者厌恶,但有一点,皇宫所包含的“政治”、“权力”、“中心”等意味,很 容易感染阅读者。北大师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于毫无这种心理积淀。每回学生示 威游行,都要在天安门前演讲,当然不只是因那里地方宽敞。进入民国以后,“天安门” 作为政治符号,取代了“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种开放性,兼有“公共空间” 与“权力象征”的双重意义,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注目的焦点。从北大民主广场到天安 门城楼,这距离未免太近了。当初清政府筹建京师大学堂时,若把校址设在山清水秀、 远离权力中心的郊区,学生们的政治意识是否会有所减弱,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北大学生自认继承太学传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种信念之确立,早在五四运动 以前。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北大学生集会抗议,慷慨激昂,表示“要学古代太学生一 样,‘伏阙上书’”。在这“北大学生争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 考进母校的经验》,)虽有“伏阙上书”的动议,但其读禁书,喜演讲,发通电,以及 事后有人走向社会,组织武装等,均非汉宋太学生所能想象。而五四以后的学生运动, 往往有政党的直接领导,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所谓太学传统,主要取 其政治意识;至于实际运作,早已斗转星移。   将学校作为党争的基地,其间利弊得失,黄宗羲、章太炎的意见截然相反,值得三 思。这里不想详细讨论学潮的功过,而是借政府对待学潮的态度,窥探现代中国政治的 演进。借用谢兴尧的话来说,便是“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红楼一 角》)。   在“第一幕”中,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争到了马上选派出国留学的权利。此后,读书 人地位急剧下降,政府态度也日益强硬。1919年的五四运动,只是以火烧赵家楼的罪名, 把若干学生抓起来,可见政府对舆论尚有忌讳。到了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那可就是公 开的屠杀了。周作人将后两个事件,作为现代中国政治的象征:五四代表知识阶级的崛 起,三一八象征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学生与教授在社会上似乎保有一种 权威和地位,虽然政府讨厌他们,但不敢轻易动手”;此后可就大不一样了,以北大教 授李守常、高仁山惨遭杀害为标志,政府决定采取强硬立场,以极端手段解决学潮《红 楼内外》) 。   对于本世纪上半叶由北大及其他高校发起的学潮,我赞同目前大陆学界的主流意见, 即大多数参与者是出于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崇高目标。唯一需要补充的是,学校当局的苦 衷,同样值得理解与同情。除了校园内部的风波,校长必须承当主要责任,绝大部份针 对政府的示威游行,学校当局是无能为力的。学潮一旦发生,教授可以参与,也可以不 参与;校长则夹在政府与学生中间,处境相当尴尬。历任北大校长,从张百熙到胡适之, 大都采取保护学生,化解矛盾的策略。可几十年间,党派在学潮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政府态度也日益强硬,北大校长实在不好当。办教育者的心情不难理解:在“理”与 “势”间保持某种平衡,以求得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蔡元培以其地位与个人魅力,可以 用不断的辞职作为武器,这一点,并非每个校长都能够并愿意做到的。   在每所大学中,作为主体的校长、教授、学生,三者各有其位置及利益,奋斗的目 标自然不会一致。而在北大这样极为敏感的地方,如何处理源源不断的学潮,对校长来 说,无疑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众多回忆录中,蔡元培成了唯一支持学潮的大学校长。 ~~~~~~~~~~~~~~~~~~~~~~~~~~~~~~~~~~~~~~~~~~~~~~~~~~~~~~~~~~~~~~~~~~~~~~~~~~~~~ 绝对化、可行性和现实 张良生 赵小麟的《走向宪政的突破口》一文很正确而有力地论述了民运中的一些问题。对处于 因境中的中国民运颇有建益。但是,赵小麟的论述,有三点值得进一步讨论。 一、绝对化 把自己提倡的理论置于绝对正确的位置。忘记了自己主张的可行性,忘记了现实,忘记 了民主原则,把与之关联的相反意见全盘否定,是一般讨论民运路线问题时常见的毛病。 这种把问题绝对化的倾向也普遍存在于改良主义者的文章中。 赵小麟也一样,把启蒙教育作用绝对化,视作是在现阶段中国民运中唯一正确之路,把 中国民主党一棍子打死。 为了否定民主党的组党活动,赵小麟先莫须有地给民主党加上一个罪名:「民主党不先 创造一个懂得自己权利并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的人民,(修宪又有什么意义?)」,并指 称他们的建党活动是一步臭棋、是冒进!这种加罪于民主党的做法对处于民运前线并正 受到中共镇压的民主党人来说很不公平。民主党人的组党活动本身就是启蒙运动的一 种:民主党人竞选村长也是一种启蒙工作;和民主党人一起的「人权观察」、「反腐败 观察」以及彭明的「中发联」等等民间组织的活动,也是启蒙人民认识和争取自己的政 治权利的活动。民主党做的就是赵小麟所说的「公民必须懂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并且知 道如何加以保护」的启蒙工作。台湾民进党不是成功地这样做了吗?中国民主党走的就 是类似台湾民进党走过的道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在中国人社会可行之路,赵小麟却 认为不可行。 好吧,就照赵小麟提出的美国立宪大辩论作样板来做吧。但美国前辈也不是先办民众 「宪法幼稚班」,待民众毕业后再立宪的。而是民众实际参与政治(独立)活动、在立 宪期间同时进行的。实际上民主党人也是用同样方式进行民众的启蒙、教育工作。 赵小麟提出对民众做启蒙工作,虽不是新鲜主张,但毕竟是可行、有效、而且必不可少 的民主运动工作之一。但要求民主党人停下现有的一切活动,去做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 「成立没有政治色彩的法制促进基金会」之类的活动,这就大荒谬了。 有什么理由要人民先在政治权利幼稚班毕业之后才修宪、修宪之后才组党,而不可让人 民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的权利、和维护自已的权利同时进行呢? 为了进一步指陈民主党人的错误,赵小麟更指出:「民主党人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社会 存在。生存下去,才能发展,才能进而对民众进行有效的启蒙。民主党人的使命绝不是 在监狱里。生存、发展、启蒙,这才是你的历史使命。」这常识当然是对的,而且是很 理想的。不过,当环境不那么美满的时候,像目前,你要生存就不可动,就不可发展、 启蒙;要发展、启蒙就不能生存,那你说怎么办?所以也不能绝对否定进监狱。不要善 忘,曼德拉和很多今天还健在的民主政制的创造者,他们的历史使命绝大部份是在监狱 里完成的。 我一开头就正面肯定赵小麟的文章。这不是恭维,也不是违心之言。如果赵小麟把他的 主张作为多元民运中的一环而提出,鼓吹目前需要(甚至最需要)对民众进行启蒙、教 育工作,那么,他的主张就是有益、有建设性的。但赵小麟显然独尊启蒙,否定其它一 切非启蒙的民主运动。这就非常错误了。 每个论者都认为自己的理论正确。到底哪个民运路线经得起考验、是真理,要在民主运 动中经过实践才能证明。为了能找出正确的民运路线,并取得中国民主过渡的成功,最 佳的办法是所有不同派别的民运全方位投入实践(切记,在全方位投入运动中,要互相 扶持,切莫互相践踏)。正确路线自然会在汰劣存优下胜出。民主成功机会是100%。 假设有N条民运路线。如果独尊一条路线,选择起来,只有1/N成功机会。问题还不 限于此。如果独尊一条路线,那民运必势孤力弱。民运成功的机会几近于零。 独尊一条路线,就是舍百分之一百成功机会,取几近于零的成功机会。 二、不可行 赵小麟提出好建议,但因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元思想,令好建议反而不可行。 一般改良派都是一元思想者。这从他们过往发表的文章对革命、公民抗命、民众运动、 体制外改革等,赶尽杀绝中可征之。 赵小麟先生说「这就是浙江民主党人的冒进!如果你真是要走体制外改良主义道路,你 就得首先尊重现有宪法,就算你心里再不甘愿;现有宪法还有一条一党独裁的条款(四 项基本原则)。」宪法序言订明共产党领导一切,最高的法是一党独裁,党大于法是合 法,中央文件政策大于法是合法。赵小麟要启蒙、教育人民尊重宪法,即使是恶法也要 遵守。这就陷入一个悖论的怪圈。你越启蒙民众守法争权利,民众越守法就越要维护一 党独裁,就越争不到权利,就离修宪就越来越远。结果是民众因失望而消沈,一党独裁 万岁。 赵小麟要启蒙别人守法,但他本人却带头犯法。他要求民主党人「应该是监督政府有效 地实施现有法律。」但依照现行宪法,和中共执法前例证明,独立于党外的监督本身就 是触犯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就是犯法。只有在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即指定人、 指定内容向党讲合听的话,这才是合法的监督。 赵小麟「要求在法律之上不能有任何更高的权力机构。这就要求权不能大于法。」并誓 言:「这样的宪法是非修不可的。」这是什么话!这是公然违宪,这是公然挑战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现行颠覆罪行。非镇压不可! 当然赵小麟也说到:「修宪条件不具备时,也不要妄言修宪。」用另一句坦白的话表达, 就是:「我现在守法为的是将来犯法。」还是离不了违法。 此外,赵小麟提出要民运人士仿效的样板──方励之和王策──,在今天的大陆也是失 败、不可行的。众所周知,方励之和王策与王有才一样,在中共统治下的大陆是不能生 存下去的。按照赵小麟的「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社会存在。生存下去,才能发展。」的 观点去评断,结论是:不可行。 三、脱离现实 脱离现实也是改良主义的通病。 改良主义之所以脱离实际,是不愿意或不敢认识中共的底线:「镇压一切独立于党外的 势力」──不管你是体制内或体制外,也不管你是政治性或非政治性。 如果赵小麟真的在大陆组织了一个「非党的没有政治色彩的法制促进基金会」,而且这 个组织是独立于党外的话,毫无疑问,它的命运和王有才等人的民主党不会有两样── 都会被「消灭于萌芽状态中」。如果这个组织是挂在一个党组织上,受党的控制的话, 当然会像国内的8个「民主党派」一样,可生存下去,也可发展。不过赵小麟也只能充当 像向柯林顿发问的北大学生一样的角色而已。 一如所料,对国内以民主党为首的民运落井下石已经开始,讥骂国内民运之声渐起。像 赵小麟这样对民运满腔热情、对国内民运进行检讨的文章,虽有不当之处,还是难能可 贵的。(1999年1月13日脱稿) ~~~~~~~~~~~~~~~~~~~~~~~~~~~~~~~~~~~~~~~~~~~~~~~~~~~~~~~~~~~~~~~~~~~~~~~~~~~~~ 白宫非风水宝地 ● 杜平   从风水的角度看,白宫也许不是一块宝地。克林顿在六年前入主白宫以来,其政治 运程始终风雨飘摇,个人生活也几无宁日。在一连串性丑闻问题上,尽管白宫幕僚们竭 尽全力为总统保驾,但他还是无法逃脱遭弹劾的命运。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说不定都潜 伏著风水的因素。 早逝者退位者含恨者此起彼落   回顾白宫的历史,兴许能够察觉到此地风水渊源。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把白宫定 为总统府之后,在那里轮流坐庄的总统已有42位。在他们当中,有英年早逝者,也有中 箭落马者;有黯然退位者,也有含恨蒙羞者。和他们相比,克林顿总统的运气要好得多, 他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   具体地说,美国有11位总统和副总统病逝白宫,其中有几人刚刚上任就凄然离去。 他们是:第四任副总统乔治·克林顿;第五任副总统格里;第9任总统哈里森;第12任总 统泰勒;第14任副总统威廉·金;第18任副总统威尔逊;第22任副总统亨德里克斯;第 25任副总统霍巴特;第27任副总统谢尔曼;第29任总统哈丁;第32任总统罗斯福。   遇刺的总统共有五位,除了第40任总统里根大难不死之外,其他四人全部以身殉职。 他们是:第16任总统林肯、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第25任总统麦金利和第35任总统肯尼 地。其中,加菲尔德总统的任职时间还不足半年。 白宫官员抱怨没安全感   而被迫辞职的有三人,他们是第七任副总统卡尔霍恩、第37任总统尼逊和副总统艾 格纽。此外,两位总统遭国会弹劾,一是约翰逊,另一个就是克林顿。   自华盛顿总统以来,位于首善之区的白宫一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翻修,因此不尽 人意的地方随处可见。据说,白宫官员经常抱怨那里缺乏安全感,里面过于拥挤,布局 显得死板沉闷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其实都违背了风水理论中的基本原则。按照风水专 家的观点,所有物质都充满能量,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产生著微妙地影响。而 这些微不足道的变化,最终会导致重大的后果。最近几年来,白宫是非频仍,萧墙之患 不断。对此,相信风水的人难免会产生一些联想。   不过,风水也是可以改变的。美国北卡州的司法官说,该州监狱里的犯人过去脾气 暴躁,很难管教,但自从改善了监狱的风水之后,犯人们的情绪明显稳定,监守的工作 也轻松多了。在风水理论深入到西方世界的今天,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就白宫而言, 克林顿总统不妨一试。在这方面,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许对他有所启发。   布莱尔的官邸就是伦敦唐宁街10号。论风水,这座建筑的布局基本合理,尤其是门 牌号大吉大利,但首相府的工作人员还不放心,便请来一位风水大师。这位大师说,首 相府黑色的大门应该漆成红色,布莱尔的书房里应该放一只鱼缸,办公室里的梳妆台必 须搬走,因为那会消耗首相的精力,给首相一家带来法律上的纠纷等等。   根据风水大师的建议,那张梳妆台早已搬到别处,其他方面的陈设可能也作了变动。 至今为止,布莱尔的政治前途如日中天,更没有像克林顿那样卷入难以摆脱的法律纠纷。 也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但布莱尔对风水艺术很感兴趣,这是事实。   最近听说白宫正考虑耗资3亿美元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以便在下个世纪有一个崭新的 面貌。这可能是一个好的兆头,但不知道克林顿是否已把风水问题纳入计划之内。现在, 美国的风水专家据说已经很多,专门开设风水课程的学校至少已有12所。因此,克林顿 要物色风水顾问看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白宫既要改变本身的风水,又要应付来自国 会大厦的晦气。 ~~~~~~~~~~~~~~~~~~~~~~~~~~~~~~~~~~~~~~~~~~~~~~~~~~~~~~~~~~~~~~~~~~~~~~~~~~~~~ 人的不同活法 ● 伟达   人类,顾名思义,指的是作为人的这一类动物。于是人类有很多共同的属性。   与此同时,人类中不同人群由于历史过程、地理环境、心理特徵,及对客观世界的 不同认知角度和态度的不同,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差异。这里,笔者欲就“虚”与 “实”、“极端”与“正常”、“个体”与“群体”这三大反差关系做些有趣的对比。   “虚”与“实”──这世界上有些人热衷活在某种精神氛围或意识形态里,而另一 些人却讲究实用试验和物质基础。中国大陆的文革时代就给人造成一个假象,似乎人每 日靠学领袖语录,搞阶级斗争便能生活下去(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样是生活不下 去)。历史记载,二次大战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一次去会晤一位新上任的盟军将领。路 途上他问秘书:“这位将军是那种认为精神目标高于一切的人呢,还是那种更追求讲究 实际利益的人?”秘书不无鄙夷地答道:“很遗憾,首相先生,恐怕他是属于那第二种 人。”不料邱吉尔却为之精神一振:“OK,那我们是一类人,一定能合作得好!”   至少到现在为止,这世界是被那些讲究实用和实际的人群占了上风。   “极端”和“正常”──也许这时有读者会说,“极端”的反义词应是“中庸”。 笔者在这里用“正常”代“中庸”,是因为中庸一词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化,已带上了太 多的不良歧义,几成了那些拒绝进步者的遮羞布。这世界上有不少人群容易弄出极端和 狂热,东方西方都不能幸免。有希特勒那样要独霸欧洲,根除犹太人种的。有执著于致 力实现世界理想国的共产主义者们。但历史无情地证明,任何玩极端的人、组织或国家 都绝无好下场。最近,曾经要把柬埔寨大跃进“提拔”到共产主义的红高棉彻底倒台, 并将为其把柬埔寨变成“杀人场“的历史罪行接受正义审判一事,再次显示了客观规律 对“极端主义”的否定。   实际上,一个社会,其最理想的目标不是纯粹划一,而是多种动因并存前提下的以 良性力量占主导的“正常”状态。这正像一个人,身上有很多健康的因素,但自然也会 带菌。如果想让一个人成为绝对不带菌者,那就只能对之要么高温处理,要么冷冻冰镇。 不过那样一来,人的生命也就没有了,高温或冰冻也随之失去了意义和目的。所以人应 以正气压倒邪气的“正常”运作为最佳状态,尽管有时也难免会生病受伤。这也就是为 什么一元化帝国主义要改成多元化和平竞争的贸易主义,只重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要转 而重视发展社稷民生,早期只盯著资本血腥积累的前资本主义要改弦易辙走向也关注起 社会保险和福利的后资本主义。情绪妄想所造成的思维盲区使人类长期忽视了自己最为 宝贵的“正常”状态,而去追求那些轰轰烈烈的虚无野心和梦幻,最后落得自食恶果。   目前世界上许多人愿意到美国移民定居。因为美国是理想天堂吗?显而易见不是。 因为美国遍地黄金吗?这更是天方夜潭。其实,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不公、官场腐败、 经济匮乏和个人压抑,美国最大的优点是能为普通人提供一个较为正常的生存发展大环 境。在这个大环境中,只要努力便有收获,便可基本免除贫困、迫害、饥荒和疾病的恐 惧。仔细算来,希特勒的侄孙,斯大林的女儿,胡申的儿子,卡斯特罗的女儿,都是在 美国定居。为什么?为了过正常的人的生活。   “个体”与“群体”──在这一点上,人和其他动物的特点接近,有些喜独处,有 些愿社交。从地理生存条件来讲,寒带的大型食肉动物个性多孤独加凶猛,而热带的食 草动物则多为群居,个性较为温顺。独处动物自食其力,独立性强。群居动物讲究关系 和配合,社会性强。在人类社会中,西方人基本属寒带人种,东方人基本属温热带人种。   西方人到东方一方面感到东方人热切有人情味儿,一方面又会觉得东方社会的人际 关系过于复杂高深;东方人到西方来,普遍觉得西方人冷傲缺乏温情,但另一方面又赞 赏西方人应酬少,重隐私,有个人自由。从历史来看,历次的征服或统一多是发源于北 方,进而席卷南方。但南方却非常善于同化修正征服者的原本文化,并由此激发出多元 的新亚文化。一般来讲,独处使人深刻,独立使人冒险,群居加强情感,配合追求稳定。   也许不同的人群愈是能相互彼此对各自的特性有充份的认知,则愈会对人类文化的 共同进步与整合有益。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 大陆出现股田制 大陆土地制度的改革又出现新形态,山东桓台县刑家镇刑家村全村一百二十五户农民日 前领到「土地股权证」,这样,新型的「股田制」在这里诞生。 香港中通社报导,「股田制」是在承认和尊重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土地承 包合同为依据,以土地收益作基数,以土地使用权作股,改变以人划地的「均田制」, 成为股份占有的合作制。去年十月,桓台县在刑家村开始了「股田制」实验,该村共有 一百二十五户、三百九十二人,四百一十亩耕地,除了按政策扣除百分之五的机动田之 外,其他三百九十亩作为股份。凡是户口在村里的民众,人均获得一股土地使用权,土 地使用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土地经营者。土地使用权作股后农民可持股转让。据调查, 刑家村一百二十五户村民全都同意实行「股田制」,其中百分之十五的农民愿意转让出 土地,有百分之五的农民想承包土地。桓台县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认为,「股田制」 是一种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它的内涵就是:土地使用权的股份化、货币化、市场化。 采用这种做法,可以促成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 ~~~~~~~~~~~~~~~~~~~~~~~~~~~~~~~~~~~~~~~~~~~~~~~~~~~~~~~~~~~~~~~~~~~~~~~~~~~~~ 大陆民众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大陆民众的心理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一名资深教师表示,加强心理卫生的工作已刻 不容缓。   这位名叫沈东华的教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近二十年来大陆实行改革开放, 带来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同时也使一部份人难以适应时代变迁,在危机和压力下, 导致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沈东华说,不久前中共有关部门对十二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进行调查,发现精神 病患病率从七十年代的千分之三点二到七点三,上升到现在的千分之十二点六九,而轻 度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为千分之二十二。 而另一项对三十四所中学的近五千名学生所作的调查表明,性格方面有心理健康问题的 学生占百分之十五点七,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如怯懦、自卑、抑郁、孤僻的占百分之 零点九。对大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则发现,有百分之十六以上的学生存在恐怖症、焦虑 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六大障碍。  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 的沈东华说,从婴幼儿、学龄儿童,到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人,各年龄层次的人都可能 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卫生工作要深入到家庭、学校、工厂、机关,甚至街道 巷弄之中。他并且在浙江省政协大会上建议,心理卫生工作必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内容,要列入政府制定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他希望中共有关部门联合组建心理卫生 领导小组,同时加强立法工作,将发展心理卫生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大陆一些城市已出现一些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比如心理热线电话、医院中开设 的心理病房等,但是报导说,大陆的心理卫生专业人才还很缺乏。 ~~~~~~~~~~~~~~~~~~~~~~~~~~~~~~~~~~~~~~~~~~~~~~~~~~~~~~~~~~~~~~~~~~~~~~~~~~~~~ 逾十万北韩饥民越境入大陆 Posted by 英国广播公司 on February 07, 1999 at 10:17:48: 逾十万北韩饥民越境入大陆日趋严重的北韩饥荒,已变成一波逃亡潮,有超过十万名逃 荒的难民,穿过边境进入大陆吉林省,这比两年前评估的数字多了两倍。 英国广播公司日前的报导透露,大陆官方为追查北韩难民,从去年底起在吉林地区挨家 挨户的搜查,不仅被抓的北韩人将被强行遣返,收留他们的大陆家庭也将受高额罚款。 没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究竟有多少北韩难民被遣返?不过,来自当地的消息说,吉林 延边地区有五个边境哨卡,每天都有满载两、三辆难民的公共汽车驶往北韩。 报导说,被遣返的北韩人有时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逃亡到大陆,如果这些人还未成年, 大陆官方会把他们送到特别的拘留所,其他一些没有身份证又在大陆待了较长时间的人, 则会遭到监禁。 ~~~~~~~~~~~~~~~~~~~~~~~~~~~~~~~~~~~~~~~~~~~~~~~~~~~~~~~~~~~~~~~~~~~~~~~~~~~~~ 中央拟公开选司局级官员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日前透露,中央机关司局级官员可公开选拔,中共高层正在 研究建立领导干部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经济审计方法引入干部考核管理。 三大改革促进吏治 张全景说,今年干部制度改革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工作; 二、抓好领导干部公开示众制、任期制、试用制的试点工作; 三、认真研究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建立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张全景透露,中共中央组织部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 今后,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党政机关部门副职领导干部,都可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 为了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中组部正在□手筹建全国统一规范的通用考 试题 库 。 【评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今天本报披露了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改革干部制度的构想。内容包括三大方面: 一、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 二、抓好领导干部公示制、任期制、试用制的试点; 三、把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干部考察范围。这些改革的目的 显然是希望改进吏治,扭转内地官场愈来愈腐败的趋势。 然而,这种小修小补恐怕还是无济于事。例如,所谓公开选拔只限于政府的副职领导干 部,而事实上内地各级政府的权力都在任正职的第一把手,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几乎相当 于上下级关系。 如果第一把手腐败或无能,即使公开选拔出来的副职领导是个好官,大多情□下也是无 能为力的,政府的腐败或官僚作风仍很难改变。 再如,所谓公示制,即将中共党委常委会讨论拟提拔任用的人选,在一定范围、一定期 限内公布,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再正式决定干部的使用。党委原本已有人选,民众意 见并无约束力,这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其实,只要北京把政治和行政分开,中共作为执 政党可以委任政务官,他们只管决策,不管行政。负责行政的公务员系统则采取公开选 拔制度,考试以录用,考核定升迁。 公务员唯才是举,不必强调政治正确,但没有决策权。如此,中共不必担心丧失执政地 位,但行政效率又能大大提高。权力分散后,腐败或许可以减少。 ~~~~~~~~~~~~~~~~~~~~~~~~~~~~~~~~~~~~~~~~~~~~~~~~~~~~~~~~~~~~~~~~~~~~~~~~~~~~~ 亚洲第一女巨人卖艺求生 Posted by 忍 俊 on February 07, 1999 亚洲第一女巨人卖艺求生 日前,记者走进亚洲第一女巨人表演的「蒙古包」,看见与二点三零米身高的女巨人联 袂演出的是一位身高仅八十厘米的袖珍男子。袖珍男子站在她的手掌上唱着一首流行歌 曲,一高一矮两奇人,令人忍俊不禁。 女巨人姚德芬一九七二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出生在安徽舒城县,在家排行老四。满十个月 即一顿要喝一碗米粥。三岁时,即要食相当于三个同龄孩子的饭量。 十一岁身高一点九米,从此疯长不可收拾,到 十五岁竟有二点零 六 米,今年已长到二点 三零米,比中国篮球明星郑海□还高二十二厘米。被称为「亚洲第一女巨人」。 十五岁那年,因病去区医院看医生,「女巨人」消息便不胫而走。后来,不少单位将她 接走。准备将其培养为体育人才。 最终因她体质太弱作罢。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她与父亲浪迹天涯,卖艺求生。 姚德芬告诉记者,现在的演出是为了谋生,自己的食量这么大,家里养不起,更为严重 的是自己患有混合性脑腺瘤和骨质疏松等多种难症。 ~~~~~~~~~~~~~~~~~~~~~~~~~~~~~~~~~~~~~~~~~~~~~~~~~~~~~~~~~~~~~~~~~~~~~~~~~~~~~ 北京拆除甘家口“新疆村”   北京市当局开始拆除甘家口被称为“新疆村”的回教餐馆街,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 与失望。   在一家专卖新疆风味回教食品的餐馆里,一名妇女对记者说:“市政府通知我们搬 迁,因为他们在本月底之前要拆除我们的餐馆。”   一名男子说:“许多人哭泣。我们只能营业到本月底,过后必须搬迁,我不知道搬 到哪里去?”   甘家口30多家新疆餐馆的店主、工人和家庭已接到搬迁通知书。其中一个角落的餐 馆必须在1月28日之前搬迁,另一个角落的餐馆必须在1月30日之前搬迁。整个“新疆村” 约有1000名居民。   北京市政府官员证实当局发出了搬迁通知书,但通知书中并未提到赔偿。通知书发 出的日期离搬迁的最后期限不到三个星期。   这名官员说,政府要修建一条通过“新疆村”的公路,但他未能证实当局是否要拆 除邻近的另一个“村落”。   一个自称为默赫迈德的餐馆东主说:“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们也不知道会有什 么事情发生。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把新疆的房屋卖掉,把钱投进餐馆,因为政府鼓励我们 做生意。现在我们变得一无所有。”   这名年约60多岁的男子说:“即使是牲畜的命运也比我们好。”他说他这几年来共 投下30万元人民币(约6万新元),搞了一家60个座位的餐馆。   他说:“我不知道政府的扶助少数民族政策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可能沦为乞丐。”   北京市民不满回教徒餐馆街造成交通拥挤及市容混乱。因为这里已成为一个吸引游 客的地方。 ~~~~~~~~~~~~~~~~~~~~~~~~~~~~~~~~~~~~~~~~~~~~~~~~~~~~~~~~~~~~~~~~~~~~~~~~~~~~~ IP电话冲击波 人民日报 02.07   本报记者黄嵘   法院和行业主管部门各执一词   1月20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福州市民陈锥对马尾公安分局立案查处其无证经 营IP电话的上诉,作出终审裁定:马尾公安分局不能证明IP电话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 电信部门统一经营的长途通信和国际通信业务;该局将依法应由行政程序处理的事项和 相对人作为“犯罪嫌疑”,却无法提供相应证据;一审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属适 用法律不当;裁定本案发回福州马尾区法院重审。   法院宣判完毕不到10分钟,近7000字的裁定书即全文出现在福建的一个网站www. fjnews.com)上。国内各大因特网站上一片欢呼,庆祝这一“历史性的裁定”。   同一天,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周宝信在京约见《人民邮电报》记者时表 示:“针对近来部份城市出现的未经许可经营IP电话或利用租用专线经营国际电信业务等 现象,电信行业管理部门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予以严厉打击。”随后,信息产业部电信 管理局市场管理处处长徐木土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法庭应该留意到本部 在(1998年)9月18日发出的文件中指明,中国目前不打算开放网际网络电话与传真等通 信业务”,私营IP电话服务“显然损害到国家的利益”。   由此看来,引人注目的IP电话之争还将继续。人们对于这一刚冒头的“陌生者”贬褒 迥异,有人视它为一项技术革命,也有人把它当作畸形怪胎。   IP电话绕过电信公司,引发尖锐利益冲突   要弄清这场争论的是是非非,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IP电话。   任何通信网络都要遵循相应的通信协议。因特网(Internet)、计算机局域网(LAN)、 内联网(Intranet,即企业内部网)、外联网(Extranet,即企业外部网)等数据网络所遵 从的协议是IP(InternetPro□tocol,即网际协议)。所谓IP电话,就是包括因特网在内的 IP网络上的电话。严格地说,IP电话不是电话,只是一种网际多媒体数据传送,属于因特 网基本功能之一。   IP电话最大的优势在于费用低廉。例如目前从美国到德国的国际电话收费标准为每分 钟1.36美元,而因特网电话仅为10至45美分。如果个体消费者和企业用户使用IP电话, 那么电信公司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失,因为IP电话绕过了电信公司的长途和国际电话网络。 据国际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Dataquest去年4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到2002年,全球使用 因特网电话的常规用户将达到800万,这意味着现有电信公司传统的电话业务收入每年将 损失100亿美元。因此,全世界所有电信公司,毫无例外都是IP电话强烈的反对者,我国 自然也不会例外。   FCC支持IP电话,因为它是中立者   IP电话最早出现在美国,立刻受到消费者欢迎。而对于美国一些电信巨头来讲,第一 反应就要把IP电话扼杀在摇篮中。这些电信巨头联合起来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提出有关禁止IP电话的动议,FCC拒绝了。类似的情况不久出现在我国,结果却大不相同。   应该说,这几年我国电信部门在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是不遗余力的。短短两三年 间,我国的“网虫”从零发展到如今200万大军,并出现“搜狐”张朝阳那样在国际赢得 声誉的“数字英雄”,电信部门在因特网建设和推广方面功不可没。   但为什么一碰到IP电话这样牵涉巨大经济利益的事情,有关部门却立刻变了调门,恨 不得将因特网的这项基本功能干脆剔除出去呢?答案很简单,利益使然。   FCC之所以拒绝电信寡头要求禁止IP电话的要求,是因为作为“裁判员”,它是一个 中立者,能公正、科学地按照科技发展规律来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我国电信部门在这场 争论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中国电信为什么自己不来经营IP电话   电信主管部门谈及限制IP电话的理由,重要的一条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对此,有不同说法。目前,从中国内地打往美国的长途电话,其长话费的平均价格 是从美国打往中国内地的3倍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国际间长途电话的相关协议, 电话费要在两国电信企业间拆账。从中国打往国外的长话费,有一半的收益要交给国外 电信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电信为了取得自己的这一半超额利润,不得不将另一 半超额利润奉送给外国电信企业。   如果打国际长途电话的高额费用都收进中国电信的腰包,用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国人对此或许还能够理解,愿意为“国家利益”作一些贡献。但巨额收费中有相当部份 源源不断地流入外国电信公司的腰包,这究竟符合谁的利益呢?   由于面临IP电话的巨大压力,如今美国AT&T、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世界大电信公 司纷纷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改进现有长途电话服务,有的更是乾脆加入到IP电话服务中 来。中国电信能不能也化压力为动力,开拓IP电话服务的新领域呢?目前之所以一些地方 私营IP电话红红火火,是因为电信部门自己没有开辟这项业务。事实上,由于因特网的命 脉───海底电缆和国内基干网牢牢控制在中国电信手中,它在IP电话领域的优势地位无 人能够动摇。问题的关键,只在于中国电信是不是愿意放弃目前长途电话经营的丰厚利 润,而把注意力投向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实惠的IP电话服务上来。   近一年来,中国电信一直处在舆论注视的焦点。从手机应不应单向收费,到市话能 不能按秒计费,再到IP电话能否便利大众,人们有很多期待。如果说手机单向收费、市话 按秒计费等还仅仅涉及利益分配的话,那IP电话的意义就远远不止于此了。因特网作为一 项新的技术手段,必然要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任何人、任何部门都无法阻挡的。 +++是馅饼还是陷阱? 送交者: 这就是今天信息化的中国 于 February 07, 1999 新年伊始,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元旦,最兴奋的是新加坡公民,由于千年虫的问题,新 加坡计程车上的电脑计费器在1月1日中午停止工作达两小时,让新加坡人体会到了天上 掉馅饼的喜悦。最难过的是瑞典人,他们的三个城市包括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机场电脑在 元旦午夜遭到千年虫的袭击。   21世纪的钟声已经隐约可闻,2000年问题是个日益逼近的梦魇。有报载,千年虫正 在威胁着俄国的核武器库。瑞典政府专门成立了“2000年委员会”。荷兰政府近日警告 说:预期约有2500家企业将因2000年问题而面临困境。本月8日,美国政府开设了2000年 问题服务热线电话,所有美国公民都可打这个电话进行咨询。我国国务院则要求最迟在 1999年3月完成程序修改,解决2000年问题。有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01年,全球用于 解决2000年问题的经费将达到1617亿美元。   2000年大限已近,已有“星象学家”说2000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但也有媒体称 《2000年问题商机无限》。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崔健十年前就唱过:“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   在信息时代,变数远远大于定数,一切都有可能发生。1月5日,贺氏公司轰然倒闭。 雅虎创始人之一杨致远在获知新财政季度再次赢利时对员工说:“你们只能高兴5至 10秒。”   英特尔公司1月11日宣布推出新一代微处理器───奔腾Ⅲ。这种芯片将于今年2月 或3月上市,成为英特尔公司的主流产品。德国《图片报》报导,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 部能够识别人的思维的电脑已经问世,52岁的瘫痪病人约翰在想“抬起右臂”时,电脑 就会将他的愿望通知护理人员。一篇仅有400字的平常小说《背叛》最近引起了国际科学 界甚至文学界的关注,因为它是美国一台电脑的处女作。   技术的发展是令人兴奋的。然而伴随着每一次的科技进步,人类都会付出代价。据 美国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一年以来,美国售出超过一千万台个人电脑,但每月当 作垃圾抛掉的二百万台电脑已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相对于技术进步,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常常是滞后且无奈的,包括一贯威严的 法律。美国议会的第105号立法备案中,出现Internet字眼的法律条例,已从1997年的75项 增加到了300多项。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内的共33个国家日前还联合签署了一项国 际协定,由各国军方控制,旨在加强国际互联网的安全和防范措施,防止恐怖分子对网 络的破坏。但是,黑客猖獗依旧。   尽管有陷阱重重,但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会越变越好。就像电影里的好 人终能战胜坏人。在美国,大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购买、出售、传送和抄袭论文已不是新 闻。而现在教授们正在利用互联网来发现抄袭行为。美国西华盛顿大学的教师戴森利用 互联网搜索引擎对一个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找到了密歇根大学某个计算机专业学生两 年前写的一篇论文。在与自己学生的“论文”对比后,戴森说:“甚至连措辞都一样。”   越南邮电部宣布,削减最高达55%的上网费用。路透社消息:法国电讯宣布下调其 电信服务收费,平均下调14.4%。在我国,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黄振强因抗议网费过高 在元旦发起“罢网”活动,还有近3000网民签名支持1月10日的第二次罢网。但抗议即将 被欢呼取代,信息产业部透露:今年网络资费将下调。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Internet已经越来越家常了,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据调查,天气预报是 Internet上最热门的新闻。有64%的人每天查询天气预报,远远超过其他新闻。美国第二 大会计公司安达信的大部份员工都通过网络和公司保持联络,如果哪天需到办公室上班, 必须提前预定房间,因为公司已经把以前的办公室开成了旅馆。   在我国,国家文物局于1月5日开设了“中国文物”站点(http://www.nach. gov.cn),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政府上网工程已经敲锣打鼓地正 式开始了。按照计划,今年要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上网。老百姓瞪大了眼睛 看,政府上网究竟能为我们干多少实事?   尼葛洛庞蒂在一月份来了又走了。虽然他在中国大饭店的演讲已经到了把记者往外 轰的地步,但大家仍然看出来他是在给搜狐作秀。张朝阳说:搜狐将是21世纪的时尚标 签。而尼葛洛庞蒂则是张朝阳的时尚标签。对老尼的演讲,听众们说:“没带来新东西, 只是两年前我们没听懂,两年后我们听懂了。”这就是今天信息化的中国。 ~~~~~~~~~~~~~~~~~~~~~~~~~~~~~~~~~~~~~~~~~~~~~~~~~~~~~~~~~~~~~~~~~~~~~~~~~~~~~ 挪用养老金建大楼引起公愤 四川人大代表质询社保局   (记者 毛浩)“省社保局挪用社保款修建大厦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哪些人应该承担 责任?处理情况如何?”2月5日上午参加四川省人大第九届二次会议的部份代表就社会 上影响很大的“挪用养老金案”进行了质询。   据悉,这一质询案是李明德、刘建纪、安静荣等2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鉴于这 一案件已在《焦点访谈》曝光,引起公愤,会议将其列为第一号质询案。   四川省社保局1992年开始筹建社保大厦,计划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后扩为14000平 方米,再扩为21000平方米,于是资金成了问题。在四方筹措不果的情况下,社保局将 1600万元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挪用,作为建楼资金。1995年底,被原劳动部领导发现 并制止后,社保局作担保,以一下属公司的名义,将社保局存入银行的5742万元养老金 贷出,用以盖楼。   省劳动厅厅长泽巴足、副厅长王建军等到会接受质询,已被撤职的原社保局局长王 建明也中途被召来讲述了挪用过程。泽巴足汇报说,省社保局直接挪用的2099万元(含 挪用基金的利息款及历年用于办公设备购置等项支出,造成管理费超支挤占的养老保险 金),1995年前已归还1600万元。去年12月14日,省财政拨出500万元归垫挤占挪用的全 部养老金。省社保局的所有养老保险基金已在1998年9月24日前全部进入省财政专户。 1998年12月22日经省政府领导协调,已决定取消省社保局贷款担保,社保大厦贷款余额 转入社保宾馆,并以社保宾馆资产作抵押。1998年12月14日,省委常委会决定免去王建 明省劳动厅党组成员职务;12月18日,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免去王建明社保局局长职务。   对此答复,代表们提出了一些疑问:“社保大厦规模一扩再扩,都得到了批准,这 到底是社保局欺骗,还是审批部门没有作为?”“社保局只是二级局,其挪用行动是谁 批准的?”“财政部、劳动部关于不得将社保基金用于赢利活动的‘59号文件’为什么 社保口的领导至今不知晓?”   泽巴足厅长表示,省监察厅目前正对此案进行调查,劳动厅将配合专案组弄清情况, 分清责任,严肃处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寿最后指出,大量计划外资金的管理已 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里最容易滋生腐败,这次挪用养老金案就是一个警钟。他 认为,根本的办法还要靠加强立法和监督。据悉,《四川省计划外资金管理条例》正在 酝酿中。 ~~~~~~~~~~~~~~~~~~~~~~~~~~~~~~~~~~~~~~~~~~~~~~~~~~~~~~~~~~~~~~~~~~~~~~~~~~~~ 河南人大质询政府 【专讯】「河南省人代会提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质询案!」连日来,此事成了正在举 行的河南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最热门的新闻。 据报导,在会议刚开始的二月一日,杨小萍等二十三名河南省人大代表就向大会提交了 一份质询案。 争取合法产权证 这份质询案说:几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加快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了住房商 品化的进程。广大群众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或寻求亲友、子女资助,有的倾囊透支, 按政策购买了自住的公房。但付款多日,有的甚至已付款多年,至今未拿到合法的产权 证。 这些人大代表建议本次人代会对主管部门进行质询监督,检查产权证发放及购房款使用 中有无违法情□。 怀疑款项用途 地方组织法规定,质询案由主席团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在主席团会议、大会全体会议 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 这一质询案不仅牵涉了万众瞩目的住房问题,而且因为是河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质询案, 备受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月四日下午,河南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听取了该案第一附议人、郑州工业大学教授 寿楠椿的发言之后,与会代表全票通过了这一质询案。随即,大会主席团决定:在二月 五日十二时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建设厅要书面答复人大代表。 社会广泛关注 二月五日十二点前,省建设厅把书面答复递交人大代表,但没被通过。人大代表未通过 的理由是: 一、对购房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有明确的解决时限和措施,挪用问题应该认真 解决,而答复模糊,绝大多数代表不满意。其次,郑州市办理购买公房的房产证仅有三 万多个,不及应办证数的一半,落后于河南省的其他地市。对发放产权证问题,没有进 行针对性的答复,而且回避了发放房产证时间问题。关于房产证所有权的起始时间,也 没有明确的答复,绝大多数代表不满意。按照主席团二次会议的决定,省建设厅必须再 次接受质询。 ~~~~~~~~~~~~~~~~~~~~~~~~~~~~~~~~~~~~~~~~~~~~~~~~~~~~~~~~~~~~~~~~~~~~~~~~~~~~ 吃猴吃蛇有何稀奇   中国流行吃孔雀 ● 上海特派员许丽卿   古时候皇帝吃活猴脑的画面曾在电影上见过,现实生活中却没有机会亲眼目睹。   在中国,曾听说过有些餐馆把活猴脑摆上餐桌,据说有人就喜欢到南方的广东品尝 这一道佳肴。   上海也有人喜欢吃活猴脑。吃活猴脑到底是不是非法的?   据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谢一民受访时说,国家明令禁止的珍稀濒危动物, 如果上海市民在餐馆食用,当局是采取“看到一起,坚决打击一起”的做法。   他所提到的受国家保护的动物,包括穿山甲、巨蜥、黑熊、短尾猴、猕猴、蟒蛇和 中华鲟等,这些都是上海餐馆里餐桌上出现率比较高的珍稀动物。   去年10月份,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就在上海的某家餐馆没收了两只猴子,其 中一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短尾猴,而另一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谢一民站长给本报提供了一张这两只猴子的照片。照片是当天有关人员突击检查某 餐馆,发现有两只受国家保护的猴子被关在笼子里时所拍下的。   从照片上看,两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互相拥抱着,或许受到惊吓,它们都露出无 助的可怜眼神。   如果不是有人举报,而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人员及时赶到,这两只受国家保护的猴 子难免被摆上餐桌了。 孔雀可不可以吃?   据上海市野生动物园负责人说,上海餐馆里也有吃孔雀的现象,而到底孔雀可不可 以上餐桌?他表示,这要看是否是野生或养殖的。   他介绍说,餐馆里常见的孔雀有两种,一种是绿孔雀,一种是蓝孔雀。而绿孔雀是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非常难得。   “目前真正在市场上和餐馆上卖的,都是不受国家保护的蓝孔雀,上海现在郊县附 近养殖孔雀的人家是多得不得了。 ~~~~~~~~~~~~~~~~~~~~~~~~~~~~~~~~~~~~~~~~~~~~~~~~~~~~~~~~~~~~~~~~~~~~~~~~~~~ 谁将法律变成了儿戏? 送交者: 郝磊 于 February 07, 1999 日前,张利华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得到了两份裁定书,内容截然相反,但 裁定书的文号和日期却一模一样。这令她百思不解。   今年55岁的张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工程团园艺连工人。1983年她和另一职 工合伙承包了20亩瓜地、10亩棉田、一个小果园。合同期3年。   1986年3月,因涉及一桩经济纠纷,张没有请假就赶到了100公里外的喀什市应付。 一个多月后,张手持农三师法院的证明回到单位,虽然其间她给单位写信说明过外出的 原因,但团里已经把她承包的地转给了别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人干的是农民的活,一年就靠种地挣工资。土地没了,意 味着张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张开始多方申诉,请求团里履行完承包合同,或让其承包别的土地。   申诉如沉大海,音讯皆无。为维持生计,张在申诉的同时,打起零工。   1992年4月,经有关部门指点,张得知自己和单位的承包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 解决。于是,张到单位开具自己和单位劳动关系的证明,以便仲裁需要。在单位劳资科, 她得知,自己在3年前就被除名了,理由是她长期在外打工不回单位。   “开除我连通知一声都没有!”愤怒、委屈的张向喀什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起了申诉,但不得不将原来土地承包纠纷内容改为要求恢复自己的工作。   1992年8月10日,喀什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撤销工程团对张的除名决 定,恢复张公职,由团里补发张1986年的工资2150.28元,张向团里交纳1985年的管理 费1350元,从1989年2月至案件终结之日,由团里按每月63.28元的标准向张发放生活费。   拿到裁定书,张热泪盈眶。经过6年朝不保夕的生活,她知道这张纸对自己的意义有 多重要。   没想到,裁定书在单位眼里只是一张废纸。   15日起诉期已过,工程团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也没有对仲裁表示异议,但就是不 执行仲裁。   按法律程序,张找到工程团所在地的巴楚县法院,要求法院执行裁决。尽管张的裁 定书上明确写着案件的上诉和执行均由巴楚县法院管辖,但县法院给她的答复却是:张 是兵团职工,应找农三师法院,他们没管辖权。   找到农三师法院,农三师法院向张解释,由于兵团系统还没成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厅为此专门下过文,兵团系统的劳动争议案均由地方仲裁机构受 理,上诉和执行也由地方法院执行。   无奈,张只好奔波于单位、喀什、乌鲁木齐这数千公里之间,层层上访,以求裁定 能得到执行。   1993年9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下文,指定巴楚县法院管辖执行。   又是近3年,直至1996年2月,法院终于开始执行,然而,这一执行却并非张握在手 中的裁定书,而是把张作为原告,立案再审。   “在一间办公室里,一个法官问了我和我们团领导一些问题后,就让我们走了。过 了两个月,法院就重新给了我一份判决书。”张说,在她既没有递交诉状,也没有交诉 讼费的情况下,法院判她补交1985年欠团里的739元管理费及从1986年至1993年团里规定 的各种费用1.2万元后,由团里恢复她的公职。   “简直就像一场游戏,我莫名其妙地当了原告后,再一纸判决将我的劳动争议裁定 书真正变成了废纸。”   张上诉到喀什地区中级法院,法院在让其补交了巴楚县法院一审的诉讼费后,于 1996年10月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判定:“维持巴楚县法院一审判决的第一、 二项”,即巴楚县法院判定的张应给团里补交的钱数。紧接着,又宣布“撤销巴楚县法 院一审判决的第二项,张向团里交纳离开单位后的管理费3500元后,既恢复公职”。这 就是说,对巴楚县法院作出的1.2万元进行了修改,变成了3500元。听到这自相矛盾的 判决,张失望透顶。尽管她后来听说自相矛盾是因二审法官疏忽造成的,判决书已经作 了改正,但她还是连判决书都没要就来到距喀什1500公里的乌鲁木齐进行再次上访。   失去工作13年,不断地诉讼,不断地奔波,张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一头黑发变成了 花白。靠着在工程团当干部的丈夫的微薄收入和自己打零工所得,张拉扯大了孩子。她 表示:“最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我没有理由放弃自己应得的权利。”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张提出了再审申请。法官拿出了一个调解意见, 张拒绝了。于是,张接到了一张落款为1998年10月14日的“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通 知书上写:“本院对该案进行了复查,证实原判在认定事实和使用法律方面是正确的。”   张几乎绝望了,这一驳回等于将她13年来承受的种种痛苦划上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句 号。这时,她想到了法官的调解意见,既承认喀什地区法院的判决,恢复其公职,享受 退休金。欠团里的管理费可以从退休金中扣除。抱着一线希望,她重新走进了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大门,表示接受这一意见。不料,法官当即拿出了一件文书, 是给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函,函上写:“喀什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撤销农 三师工程团将张利华除名决定的裁决生效后,巴楚县法院错误理解我院批文对该案又进 行了审判,其程序欠妥,但不宜再反复。”“本案在本院即将处理时,张利华的态度发 生了变化……如张愿意配合,为妥善解决这一纠纷,仍应按上述意见(指法官调解意见。 作者注)予以落实。”落款日期与文号和张手中的“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一模一样。 这表明,区高法在1998年10月14日,同一天对同一件事作出了两种不同的法律裁决。   张欲哭无泪,她搞不清,是谁将法律变成了儿戏? ~~~~~~~~~~~~~~~~~~~~~~~~~~~~~~~~~~~~~~~~~~~~~~~~~~~~~~~~~~~~~~~~~~~~~~~~~~~~ 高楼谁盖的? 送交者: 苏天生 于 February 07, 1999 过去人们常说,特别是针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时常说:“吃的是农民种的粮,住的是工 人盖的房”。临近21世纪的中国城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可让你说一栋栋新楼是谁 盖的,你恐怕就不能说都是工人盖的了。如今,已不能再把工人盖房、农民种粮分得那 么清楚了。   就说笔者刚入住的一座可住100多户的公寓式高层住宅楼吧。还没来得及拆掉的牌子 上明明写着,由该市一家老大建筑公司承建,并由其属下高级装修公司装修。其实建造 时只来了一些叫“总包”或“管工”的人,具体活儿都分门别类地转包给一个个农村小 型施工队,真正动手干活的几乎都是农民工。据了解,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这一来,谁 又能说得清,那些豪华气派的高楼大厦是招牌颇硬的施工单位盖的,还是名不见经传的 工程队盖的?是建筑工人盖的,还是农民工盖的?   在产品日益标准化的今天,一种产品,在用料、用工、工艺、质量等方面,都应符 合起码的标准,才算合格。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不仅在质量上寿命上应称得上百年大计, 而且从内到外都应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其建筑和装修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一 般要通过招标选择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不料在转包成风的今天,一些资质较高的公 司凭招牌四面出击,到处承揽生意,把工程款白咬一口后转包给别的公司,别的公司也 照此办理,这样转包复转包,最后真正“承建”的就成了七拼八凑的施工队,具体干活 的又一水儿是从四乡八里拉来的农民工。金招牌不变,内里却全变了,这难道能够造出 符合标准的现代化建筑艺术品?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假冒伪劣?   这么说,并非一概否定进城搞建筑的农民工。大批农民工进城搞建筑,是改革开放 的产物。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解放农业生产力。但农民工之所 以成为城市建筑业的主力军,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城里人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而是因 为他们能吃苦受累而又报酬低廉,正符合承包商减少付出以获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一支队伍要有战斗力,有优秀的指挥官固然重要,而基础却在于士兵的素质。如今 多如牛毛的建筑装修公司中,许多实际上只有“官”(包工头、施工头加管账的),没 有兵,所谓施工队是接到项目后才临时去拉的。他们要省钱,要省力,还要尽快网罗起 一支队伍,这就非农民工莫属。农民工中有许多能工巧匠,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常 是亲带亲、故带故,一般都没有经过基本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更没有什么上岗证,一上 来就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岂不是近乎“神话”?况且他们是被临时分散地拉来的, 往往只顾自己手头那点活儿,干完活拿钱走人,不顾别人怎么干,更不会对整体质量负 责。我家装修时就有这种情况:做泥水工的把别人做的木工活涂得泥水斑斑;做木工活 的则把别人装好的台板敲破;铺管线的让管线高露于地面,不顾倒地平的;倒地平的做 完地平后管线照旧露出地面,说这与他们无关,……连借转包坐收管理费的“总包”也 以“队伍太杂,素质太差,不好管理”为托词,回答住户的埋怨。“正规军”就这样 偷梁换柱变成了“杂牌军”,而他们自己并不讳言,因为建筑业的混乱状况虽然已持续 多年,但一直没见什么人进行过切实有效的管理,也没有说话算数的人说过层层转包半 个“不”字,包工头何所惧!   层层转包的背后有多少钱权交易且不说,把工程款当作“唐僧肉”谁都要来咬一口 这种不劳而获的寄生现象养活了多少寄生虫也姑且不论,只说经过层层盘剥落到具体吃 苦受累的农民工身上还能有多少,其报酬低廉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这对农民工队伍的 健康成长也大为不利。整顿混乱的建筑业市场,规范承包和用工制度,煞住层层转包的 歪风,早已刻不容缓。君不见楼倒桥塌的事正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吗! ~~~~~~~~~~~~~~~~~~~~~~~~~~~~~~~~~~~~~~~~~~~~~~~~~~~~~~~~~~~~~~~~~~~~~~~~~~~~ 「饭都没得吃怎过年」 (综合报道) 去年长江流域及松花江流域抗洪救灾时,铺天盖地的灾区场面简直要逼得人窒 息。但随著洪水的退却,抗洪部队的撤离,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灾区画面已渐渐令人淡忘。 可对灾民来说,痛失家园的惨况将难以磨灭地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而寒冬怎样熬,年 关怎么过,生计如何谋……这些接踵而来的难题更是一层一层地加深著他们的痛苦。然 而,这一刻他们已身处传媒镜头的焦点之外,他们的境况又有谁能了解呢? 本报记者再一次去到长江和松花江,在那一个个已被遗忘的角落,每一位灾民都诉说著 不同的故事,既有失而复得的安慰,也有不平则鸣的牢骚,更多的是一无所有的悲歌。 无论是喜是悲,今天起,本报将一连四天向读者反映出灾区现时的实况。 「还有甚么过年不过年呢,饭都没得吃,还过年呢?」 正在湖北监利县三洲镇村口的一家塌房里,执拾残余瓦块的杨先生微微侧过头来,苦笑 道:「还过年哩,谈不上,现在,连吃饭都是问题,我们一家四口人,每个人准借三十 斤米,一供借了一百多斤米了。」 「十二月份的粮食还没有发,所以就只好借粮了,至于为甚么不发,那我们搞不清 了。」「现在正在盖屋子,希望在过年之前,可以搬进去。其他关于过年的,甚么都没 准备。」 杨先生的住房在去年水灾之时给洪水冲 毁了,墙壁都崩塌了,由水灾发生到现在,杨先 生一家四口,一直暂住在以旧房倒塌剩余下来的砖块草草结成的破屋中,墙壁透风,屋 顶则用帆布给掩盖著,而三餐煮食则在破屋外面进行。 杨先生说:「在赔偿问题上,倒塌的房子是要由村干部去分别等级的,条件好的可以得 到八千元的赔偿额,但较差的就只有两、三千,我原来的房子条件不很好,所以政府只 赔了两、三千块钱。」 现在,杨先生在湖南的部分亲戚到来帮助他建新房子,但因为不够钱,所以砖、瓦都是 用旧房倒下来的,然后自己买了一些作屋顶放瓦用的木板条,另外也给帮忙的亲戚给一 点点工钱,再拿一部分用来购买粮食。 另外,部分村民反映:「干部都发了财,台湾捐的衣服,肖咀村、石岭村、文潮村、白 沙村、盐船村都给了,我们村就甚么东西都没有,新衣服、棉袄、被子, 都没得。」 「九六年内涝,每亩生产的百分之三十上缴村里面,九七年,只要有一片能生产的土地 没被淹著了,就得按全部土地会部的比例缴交。九八年,上面拨下来,救灾款,扣了, 有些有钱的缴了,没钱的又在去年欠交的,就在救灾款里头给扣了,粮食没有扣,救灾 款第二批到位了,第三批得用来搞水利、搞建设,没有发。」 记者正在采访之际,一群村里则放学不久的小学生看见不远处一个穿著绿色中山装的五 十来岁的男人缓缓走近,小学生们不禁呼道:「村干部来了……他们要整人……」 「过年呀?没办法,不知道怎么过年,房子没得,都没准备过年……马马虎虎,有饭吃 就行了。」 石首市六合垸的村民,五十来岁的宋世云说:「垸子里的村民全部受灾了,但没听说有 人员死亡,整个天鹅村的所有房子、田地都给冲毁了,倒房的,政府每家赔偿七千五百 块,没倒房的,赔一千五百。」「我的田地全都成了洲,不能耕种,我的房子也给冲毁 了,现在就住在一些还没倒房子的人那里。」 「村里的干部们,整天都在忙,我没听说贪污的,他们不敢,有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 嘛。」 ~~~~~~~~~~~~~~~~~~~~~~~~~~~~~~~~~~~~~~~~~~~~~~~~~~~~~~~~~~~~~~~~~~~~~~~~~~~~ 江泽民突然亲近王瑞林:再举邓旗帜 意图招抚军心 威慑乱局  二月一日,原「邓办」主任,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在官方 传媒上露了面。  显然,最直接的目的是澄清他下台的消息。由于不久前总政治部会议上他没有出现, 引致了他已下台的猜测,所以这次官方澄清的意图是很明显的。  不过,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选择的露面场合耐人寻味,王瑞林这次露面,是陪同 江泽民到内蒙古考察。在江泽民的陪同行列,王瑞林是军方最高级人物。往常这种场合, 是由军委主席张万年或四总部(总参、总政、总后、总装备部)最高首长陪同,所以, 江核心此行改由王瑞林代表军方,无疑是一种刻意的安排。其意义,就不止是让他亮一 亮相那么简单。  礼遇王瑞林凸显邓系人马  适逢邓小平忌辰二周年期间,这种安排当然是江泽民拉近与邓氏人马关系的表现。邓 小平逝世二年来,京城不断传出江核心冷落邓家人,摆脱邓氏影响的传闻。不久前传王 瑞林退位,也是指江泽民「飞鸟尽,良弓藏」。但如今,王瑞林仍在位,是表明江泽民 对邓氏人马仍是照顾的,因为王瑞林年龄已超出了退休年龄,但江泽民还是破例为他延 长任期。事实上,留任王瑞林,是江泽民稳定军队高层的重要一环。  迹象显示,稳定军队,是江泽民今年稳定全国的「重中之重」。要稳定,靠军队,这 是中共不忌讳的法宝。文革十年,毛泽东靠军队支持残局;八九年六四,邓小平也是不 惜调动数十万军队,「收复」京城。去年,用江泽民的话说,他这个文人统帅首次调动 指挥最多数量的军队。虽然,江泽民指挥三十多万军队,是为了抗洪,但江泽民的话的 含意,明显是表示有考验军队是否忠诚,是否有战斗力的内涵。  事实,江核心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北京人都说,如果现在再有一次六四,江泽民能否 调动得起军队,是一个问题,而他能否使军队听令开枪,更值得怀疑。  这里的原因,并不是只因为江泽民没有对军队的绝对权威性,更重要的是,军队的不 满情绪也日益增加。北京有社会学者专门研究大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得到利益群体的变 化,指出,军方相当程度也与国有企业工人、国家机构一般干部一样,成为得利的底层, 甚至可能成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双下降」的一族,属于心理最为不平衡的群体。  专程赴内蒙安定驻地部队  长期以来,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中共官方是以军队薪酬高于地方同级干部百分 之二十五左右的水平,来安置军队的经济利益地位;而政治地位,更是由于毛泽东要求 「全国学解放军」,邓小平死抓军权不放,而处于金字塔的上层。然而,近几年军队经 济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目前,军官和士兵的薪酬,不要说与个体 户、私营企业主相比,差天差地,即使与同级同年龄层的地方官员比,也相去甚远。  其次,军官士兵都为退役后安排忧心忡忡。过去,军人退伍安置主要靠国家机关和国 有企业,现在这两个去路都被堵塞,人家下岗分流还顾不上,谁还理军人呢。  第三,军官的家属,基本上都是国家精简机构的国有企业工人下岗的受害者,又对江 泽民、朱熔基的改革决策多了一层怨言。  最后,也是杀伤力最大的,是军队与企业脱钩,封了军队的小金库,引起激烈反弹。  这次,江泽民到内蒙去,主要的内容其实是安抚下岗工人和军队。他在给驻地部队拜 年时,都特别赞扬军队坚决贯彻一律停止经商的决策,实际就是安抚。  面对军队不满和不安因素的增加,江泽民要稳住军队,首先要稳住高级将领,在近期 避免作太大幅度的调整。所以讲,王瑞林的留任,也是这一背景的产物。现主持军委工 作的军委第一副主席张万年,去年三月突患心脏病,以后虽恢复较好,在去年八月抗洪 时还能坐镇武汉指挥,但身体毕竟衰弱,年龄也过大。此外,迟浩田、于永波等也都是 年龄趋大,与军队年轻化要求不符,与朱熔基年轻的内阁也形成较大反差,所以军中要 求u换马」的呼声较大。但从九八年底的调整看,升得多退的少,四总部首长基本不动, 大军区也只是广州军区换了刘书田政委,其稳定的企图再明显不过。  拉高级将领避免人事调整  江泽民这样做,最主要的考虑是,现任军委领导层对他还是「保持一致」的,是较为 放心的。尤其是张万年,从十四大倒杨白冰以来,一直「拥江」。如果要换张万年,反 而在选择继任人出现纷争,一动不如一静。  另外,保留住王瑞林,不但对稳定军队是一张王牌,对稳定共党、稳定全国,也可以 发挥作用,毕竟王瑞林还可以邓小平思想的解释者身分出现。  当然,稳定军队高层只是治标,关键是要解决军队的利益问题。据悉,江泽民联同朱 熔基,首先是在军队交出企业的补偿,超出了军方的要求,也就是多给些。因为军方过 往是靠企业收入发奖金,现军方各级都传说,中央给的补偿一定多于原有的奖金。  其次,将替全军军官士兵加薪。现已传出,国家干部加薪幅度将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朱熔基的决策思想,一方面是「加薪养廉」,通过增加公务员收入来使他们抵御贿赂的 诱惑。其次通过加薪,刺激消费,避免通缩现象继续发展。朱熔基的算盘可否打响,这 是后话。在军方已传出,军队的加薪绝不会低于地方,有的还说起码应按照军队高于地 方百分之二十五的标准来加。也就是说,在地方加百分之三十的基础上再加百分之二十 五。  不过,有些军官表示,即使达到这个加幅,军队的实际收入仍远低于地方官员,因为 地方官员非标准工资部份已基本与标准工资部份同等。但也有军方人士说,有得加总比 没有好。  加薪换装备弥补企业脱钩  江泽民安抚军队的最后一招,是答应军方的强力要求,加快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更新速 度。近期,江泽民每次到军队讲话,都大谈「科技管训」、「科技强军」,并且以科技 作为增加军队凝聚力的途径。  不过,军方认为搞「科技强军」又要钱,去年国家财政赤字已超过一千亿,朱熔基到 底还能拿出多少钱来?值得大打问号,不论军队企业补偿,还是加薪,或装备更新,都 要巨额资金,不知江泽民是否又给朱熔基出难题。不管怎么说,今年三月人大讨论军费 时,一定有戏看。  (作者石沙先生为香港专栏作家) ~~~~~~~~~~~~~~~~~~~~~~~~~~~~~~~~~~~~~~~~~~~~~~~~~~~~~~~~~~~~~~~~~~~~~~~~~~~~ 北京未办成奥运焉知非福 国际奥委会贿赂丑闻显示 腐败并非亚洲或穷国的专利;萨马兰奇必须下台。 五年多前,北京市与澳洲悉尼市争办公元二千年奥运会失利,亚洲周刊那一期的封面用 了「虽败犹荣」的标题。现在看来,北京并没有输,反倒是悉尼已蒙上了行贿买票的恶 名;全球经济不景,明年的奥运会弄不好是名利皆失。北京市当年落败,曾激起一股不 大不小的民族主义义愤。其实,办不成明年的奥运会对北京应该是件好事。 如果当年北京争得了主办权,过两年市长陈希同、副市长王宝森等人就东窗事发,所有 的奥运准备工作都可能要停顿。另一方面,中国大陆这几年工程建设中贿赂公行,长江 堤坝、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相继塌的塌,裂的裂,垮的垮。奥运项目要是在这种情况下 上马,难免也发生类似事情。 再看看北京市内,五年来市政状况越来越差,交通阻塞与空气污染严重。如果明年办奥 运,那就不是「还世界一个奇迹」,而是给自己惹来一场灾难。 【评注】贪污腐败当然是任何社会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就是这次奥委会受贿,也几 万美金而已,这在中国也算不上大贪污金额。至于悉尼贿选是否真出了北京的恶气,不 好说。据传,为什么北京对奥委会受贿如此低调?其中有难言之隐,北京没有少送,只 是没送对门。北京以为送给主席最管用,没想到,萨氏使尽解数也左右不了委员。 ~~~~~~~~~~~~~~~~~~~~~~~~~~~~~~~~~~~~~~~~~~~~~~~~~~~~~~~~~~~~~~~~~~~~~~~~~~~~ “养人”为患及其他 ──中国科技困境症结探源 杨晓升   中国科技水平举步维艰的现状原因究竟何在中国当今的科研队伍中,近一半的研究 开发机构一年之中竟未发表一篇论文;53万人一年竟然创造不出一项行业中比较先进 的科研成果─中国科研机构效率低下,令人融目惊心!   投入固然不足,但中国科技水平举步维艰的现状岂一个“钱”字了得?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我国科技界沿袭了前苏联的科技体制,形成了独立研究院 所与高等学校两大基本队伍。行政部门隶属科研机构规模庞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存 在多头管理,不能协调等弊病。机构的重复建设,研究方向、任务的雷同,造成了科研 课题重复、分散,有限的科技投入被瓜分切片,面面俱到,人人有份。如矿产资源勘探, 原地矿部有16个研究所,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部委也有10多个同类的研 究所。而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仅山东沿海就集中了从中央到省市研究海洋的研究所达 27个之多。北京市有600多万亩小麦,可研究小麦育种的单位多达14家以上,同 一单位又有若干课题小组。在人员结构方面,我国科研院所的在职人员中科研、工程师 仅占50%,大量的行政、服务人员被国家的皇粮养着,使有限的科研投入不是用到科 研上而是用于“养人”上。而在日本的科研开发机构中,从事科研的人员高达85%。 这样的一种现状,使得科技投入严重错位,养人成了所有科研院(所)的头等任务,又谈何 集中财力人力去搞科技攻关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陈毓川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我国目 前地质科研经费十分紧张。10年前,地质经费投入的60%至70%用在找矿上,可 现在不足20%,缺少资金,地勘工作规模严重萎缩。中国地质科学院1986年到 1997年,职工人数从54002人减到3900人,离退休人数从134人增加 到1700人,工资事业费的比重却从25%上升到80%,科研费用从700万元减 少到零,年度赤字高达1100万元如此,科研工作如何开展?   科研机构数量的庞大、人员的冗多不仅造成科技投入杯水车薪,而且降低了我国整 体的科技素质。到1993年底,全国县以上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多达5446个,职工 总数103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43.3万人。   另据1998年4月21日《中国引进时报》提供的数字:1995年我国国有单 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已达1913万人,工程技术人员563万人;农业技术人员54 万人;卫生技术人员304万人;科研人员30万人;教学人员963万人。把卫生技 术人员和教学人员扣除,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也达647万人。平均每万名职工中 专业技术人员已达1767人,或者说,占17.67%。   然而,在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低层 次机构居多。据专家估计,目前大约有57%的科研机构不从事或基本上不从事研究与 开发,实际上已失去了科研属性。   1996年第四期的《中国科技信息》杂志上有一篇《我国研究开发机构综合科技 实力的评价与分析─规模可观、现状堪忧》的文章,指出了四个惊人的事实:我国近一 半的研究开发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我国只有5%的研究开发机构创造 了国家级科研成果;只有15%的研究开发机构创造了部级科研成果;我国的研究开发 机构平均一年只获得0.09项发明专利;我国97%的研究开发机构其科技成果的应用 每年不超过10项。   ──不言而喻,中国当今科研机构效率低下的问题触目惊心!   中国科技素质如此低下,根本问题在于传统科技体制所带来的弊端   我国科研机构及其他各类科技机构几十年来基本上是从计划经济的需要出发,由政 府部门规划和兴建的,各自形成“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封闭体系,形成了军民分割、 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和学科分割的局面。不仅科研力量分散,机构和专业设置也大量地 低水平重复。据初步估计,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机构属于不该有的重复设置。更糟糕 的是,在条块分割下,各类科研机构对于行政部门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几乎所有重复建 设、水平低下、应予淘汰的科研机构都能得到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保护。   由于大部份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直属研究机构,部门壁垒的存在起码产生两个方面 的问题:一、由于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科研成果不能在部门之间得到充份利用; 二、由于部门壁垒,行业封锁,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强弱并不和其拥有的科研资金成正 比,这一状况影响了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入效率。这一问题的解决必将依赖于政府机构的 改组、政企分开的实现和切实有效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重复、庞大的科技机构如蚁穴般聚集了太多太多的人头。尽管“稳住一头、放开一 片”的方针提出已有好几年了,可一提起科研单位的人才分流人们都会感到头疼。一位 搞航空工业的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那里有一个500多人的大研究所,每年可以 争取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问他们,完成这些项目多少人就够了回答是100人足矣!可 他们必须安排500多人来干,这显然难谈效益。   行政管理人员过多是我国科研院(校)中的普遍问题。   以高校为例。“校长一走廊,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校园民谣咏叹的是高校 的官多。高校的干部有的不是因岗设人,而是因人设岗:工龄满了,党龄够了,文凭足 了,级别就上了,职位就有了。在高校,大家管干部的升迁叫“等位子”,干得好不如 等得巧。如果几个人同时“等”到了站,就想方设法添椅子。许多高校机关动辄几十个 部处级单位,难怪处长要坐满一礼堂。高校里往往有一种不良风气,喜欢分“家”。好 端端的一个单位,内部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协同作业,既可充份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 又能尽量发挥人的潜力;却偏有人闹独立,把分工闹成份家,另立门户,另要办公设施, 另增编制。机关单位分,各院、系也分,层层瓜分下来,多了机构,多了编制,必然多 了名目繁多的各种花销。四川某高校一位处级干部说:“十年前一栋办公楼就囊括了所 有的机关单位,现在十栋楼大家都喊挤得不行。”   师资的重复、闲置与浪费也相当严重。北京某高校的一位领导透露:“高校与高校 之间联系很困难,你那里的名师很难到我这里授高徒。校内联合也很困难,比如生物系、 心理系、教育系都有生理学教师,心理系有教育学教师,教育系有心理学教师。这样就 造成每年教师工作量不满,收入低,也不会让其它系或学校里比自己水平高的教师来讲 课,更不要说请外校的了。我没工作量了,怎么提副教授、教授?所以,系里宁肯留一个 三流的学者,反正经费是学校支付。”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我国比较老的一些大学、研究所当然还包括企业中存在 着一家几代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和单位内联的现象,形成盘根错节的各种亲戚关系,加 上师生、老乡、同学关系,各种复杂的人际、利害关系互相交织,难解难分。不谙关系 学的科技人才很难适应这种局面,有的不得不千方百计调出或出国。另一方面,单位领 导在人事、用工等方面受制太多,有用的人才进不来,无用的人出不去,管理上难以做 到科学化,人浮于事、近亲繁殖、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显然不可避免。   高校以外的科研院(所)人浮于事、近亲繁殖、效率低下的状况也大致如此。   在计划经济时代,科研单位用不着去考虑经济效益,当然也用不着去考虑成本。人 才自然是多多益善,研究所也就越搞越大,反正是吃皇粮!几十年下来,科研院(所)人才济 济可又人浮于事的现象就形成了,而且积重难返。   一进入市场经济,一核算成本和效益,问题就来了。科研院(所)的成果不少,可成果 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通过中试(成果转向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一般要经过小试或叫 初试、中试、工业试验等3个环节的试验),经费本来就紧张的研究院(所),哪里有哪么多 的钱去搞那么多成果的中试?何况我国的不少企业对科技的需求还相当迟钝,让他们拿大 笔钱来买技术,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伴随着事业费的减拨,有些研究院(所)一下子陷入 了困境。   体制的痼疾让众多的科学家科研精力无端流失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采访,从苏格兰留学归来的刘玉乐博士就向我介绍:国 外的实验设备绝不用自己买,因为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开放的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高, 即便是一支试管也是如此。而国内的实验室是小而全,浪费设备也浪费经费。   刘玉乐博士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   同样是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先后在德国和美国留学、现与刘玉乐一样担当 着课题主持人的女博士阎锡蕴在工作中则有另一番感受:“从美国回来,我感觉到国内 的竞争也很残酷。一个课题,申请到的经费也就两三万元,但就是这区区的两三万元, 房租、水电、管理费等等都要从这里面出,生存压力很大,加上自己的工资有30%还 要从里面出,最后用于科研,连实验都做不成。幸好自己从国外回来,经费的渠道相对 还多些,小打小闹还可以找一点,但我这个课题组还是不敢轻易要人,要人就必须多付 一份‘活工资’,可话说回来,课题组没人做实验还搞什么科研说实话,我在家里都不 管账,可在课题组我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精力要管吃喝拉撒睡,忙碌不说,后勤还要拿 走百分之十的管理费。”   问及如何改变这种状态,阎锡蕴直言快语:“希望将科研人员从生存压力中解放出 来,不要整天为生存而奔波。我感觉现有的后勤人员不但没有为科研服务,而且简直是 在敲诈!我们每个课题组长都在干同样的事,整天都在为科研以外的琐事而奔忙。其实大 家对物质生活看得并不重,我们在国外的收入高出国内收入十几倍,我们回来,最主要 的还是关心个人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上,我希望科 技体制改革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科研人员主要精力不能保证用于搞科研,这的确是除科研经费之外的又一种严重浪 费。   1995年,一项以国家级学术带头人为调查对象的调查表明:目前能够有六分之 五以上时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并不多。一周中五至六天用于科研的院士占27.2%,非院 士占38.9%。相比之下,有41.9%的院士和38.4%的非院士一周的科研时间在3 天以下。另外,在高校工作的院士和非院士的科研时间都不如在科研院(所)工作的有保证; 而院士中从事应用研究的不如从事基础研究的、工科的不如理科的有保证,非院士中的 情况却正好相反。若从年龄上区分,则可发现,越是年老的(特别是1929年以前出生 的院士和1939年以前出生的非院士)就越有保证。当问及那些一周科研时间在3天以 下的人,他们另外3天的工作时间主要用于什么的时候,问卷列举了联系项目、筹集资 金、行政事务、社会活动、购置设备、其它学术工作、第二职业等,让被调查者自己作 多项选择。院士们按顺序多把时间用在其它学术活动、社会活动、行政事务及联系项目 上,而非院士们则用在行政事务、联系项目、其它学术活动及筹集资金上。   这项调查还表明,许多专家尤其是非院士之所以要花那么多时间用于联系项目、筹 集资金,是因为“不少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因为“国家项目 经费较多,大家一哄而上,能说会道、上下熟悉者往往被批准成为主持者,再由其切块 分配份额,份额多少往往不是看工作者的能力,而是主持者的好恶”。如果“要承接有 份量的课题,不只是靠学术优势,而是凭关系和活动能力,凭部门所有制”,这样,许 多有实力、有工作条件的人就争取不到项目。   ──国家级专家尚且如此,其它科研人员要想申请到经费,其难度以及由此所要付 出的精力和时间可想而知!   在这项调查中,有的院士据此建议,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根据科研人员已经做出 的成就和现有的实际工作能力确立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再由他们去选择年轻人组 成课题组;从科研项目到“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的确定,不应份配到部门(单位)后由领导 决定,而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评委自己不应又是申请者)根据水平与实力经过 严格评审后确定。有的博士生导师认为评审标准也要与国际公认的做法“接轨”;还有 不少的鉴定会、论证会是虚假的,“实际上是请客吃饭、胡吹海吹。有的所谓评审组实 际上成了分钱组”。应该确立双向匿名的制度,并以此来确立项目主持人、评审项目、 成果鉴定等。   应该承认,专家们的意见不可谓不入理,也不可谓没有针对性,作为科教兴国最重 要的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国家没有理由忽视资金的投入! ~~~~~~~~~~~~~~~~~~~~~~~~~~~~~~~~~~~~~~~~~~~~~~~~~~~~~~~~~~~~~~~~~~~~~~~~~~~~ 【历史回顾】鸣放文选“党内党外有鸿沟” 和 “党委退出学校” +++党内党外有鸿沟 钱伟长 我是老清华了,一向是敢说敢做的,但这些年来,当家做主的味道越来越稀薄了。许多 事情很想插手,但是做不了主,因为另外有一条线,总比你快。对于校务,我只能在事 情还没有做出决定前提提意见,决定以后就服从执行。但究竟其间是怎样决定的,这些 关键性的问题就茫然不知了。校务委员每当开会决定学校里的一个重大问题时,总是由 党内负责干部介绍一下情况,问题分析的很全面,谁也不会投反对票,就这样顺利通过 了。党内有好多资料,党外人不知道,很难发言,校务委员会实际是个形式。 党把人分成两类,对一类人(党团员)总是先看他的优点,对另一类人总是先看他的缺点。 清华党委对老教授总是报怀疑的态度。多数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没有真正当家做主。象 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这几年就是挂个空名,从未问过系务,竟然连一个徒弟也没有。 近年来学校里一种寂静肃穆的空气实在让人难受极了,老教授们认为没有出息的一些人, 偏让他进教研室当助教。选拔学生出国,教师提级等重大问题,也没有徵求过教授们的 一点意见,走的尽是党和行政路线。 过去教授家里总是有川流不息的来来往往。现在呢,大家“板板六十四”,板起面来办 公事,特别是师徒间的关系不融洽。 你在学术上帮助他,他却抱怀疑批判的态度来学习,甚至还要斗争你。试问这样如何教 呢? 记约请谈话,载于《人民日报》1957年5月17日 +++党委退出学校 叶笃义 国家机关有了党派组织,多了一层身份就多了一层关系,也就多了一层产生矛盾的机会。 我主张在学校,机关和企业中,不宜强调党派关系,不宜强调发挥包括中共在内的党派 组织作用。 目前把政治地位代替一切和超过一切的现象。政治地位好像是筹码,用来衡量人的高低。 政治地位代替了社会地位。过去是行行出状元,现在是行行出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行行出委员(政协委员)。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不能把政治地位做为筹码来衡量各行各业的 状元。政治地位不应超过本行本业的,包括物质待遇在内。 高等学校里的党委管的太严太多。学校中并不需要任何党派参加活动,一个人多一种关 系,多一种身份,就多了一种矛盾。所以,我主张取消学校中的“党委制”,我们如果 不以党派成员身份出现,关系就简单多了。 1957年5月16日在中央统战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老农录入注:中国教育为什么落后?投资少只是原因之一。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和企业 不好是同一道理,官僚当权,任人唯亲/唯马屁精,什么都搞不好。学校是搞教育的,党 委干什么?这点,至今仍是党委领导制。] ~~~~~~~~~~~~~~~~~~~~~~~~~~~~~~~~~~~~~~~~~~~~~~~~~~~~~~~~~~~~~~~~~~~~~~~~~~~~ 【百姓之声】 +++谈谈教育 ==== 转了几次这样的言及国内大学教育现状的文章,总的感觉只有一个,就是心里越来越凉。 任何一个稍微有常识性认识的人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一个国 家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国家再苦,不能苦了亟待接受知识启蒙的孩子。这样的常识, 日本人知道,朝鲜人知道,新加坡人知道,印度人知道,非洲人知道,当然更不用提那 些富有的欧洲人和北美人了。那么,我们中国人,到底知道不知道呢? 我看一个很现实的答案是:不知道! 说出这样的答案,是一件足可以让自己羞愧而至于脸红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答案,只能 证明我们的愚昧,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愚昧和短视。但我们能回避这样的现实吗? 若说我们从古以来就不知道,却也有些不合情理。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夫子,就已经提出 了“君子好学”、“有教无类”一类的光辉思想,并为此而身体力行。尊师重教,曾经 是我们民族长期奉行的一个很优良的传统。这个传统虽然在封建社会的动荡过程中,以 一种相对扭曲但仍然保持了其内质的形式传延了下来,从而保证了我们民族的两千年的 运命。 可是这样的传统,到了今天,却正在丧失。穷确实不是一件好事,或者是一件很不好的 事情。但摆脱贫困,有长远的解决办法,有短期的解决办法。所谓短期的办法,就是所 谓的“全民皆商”,让大家都去当小贩去,我从你的兜里把钱贩过来,你又从我的兜里 把钱贩过去,在流通过程中,或许确实有一些外在的能源被转化成了现实的财富,于是 大家都享受了富有的快感:但这样的快感,是暂时的,是无根的;另一种,是长期的解 决办法,这个办法我看只有一条,就是充实最普遍大众的脑子,只有把脑子练好了,一 个民族作为整体才有实力和外来的压力进行较量,和别的国家进行竞争。否则,富了肚 子,乏了脑子,整个不过是一个二愣子,有什么用?! 但我看我们现在的发展,就是在沿着锻炼成二愣子的道路上前进。屡见报端的每每有这 样的报导,所谓一些人因为有机会赚钱,而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而可怕的是,报 纸还是以正面的报导的形式来引导的。这是什么事?我看是足可以上愧对祖宗,下抱惭 后人,身边要让邻居们笑掉大牙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本来是见不得人的,可是现在的一 些宣传机构的一些动笔杆子的人,居然把它当成了美事,这说明了什么?我看至少会有 力地说明一点:就是现在的二愣子居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以致于连那些所谓的记者先 生们,都也是二愣子--或者是二傻子--俱乐部的成员了! 一国之兴,教育为前提;一国之衰,必也是以教育为导因。我看值得提醒一些目下有能 力引导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的人们注意:不要因为自己想赢得喝彩,而去作那 些迎合一些低级情趣的事情,不要去把所有的精力投身于鼠目寸光的事情。为那些能给 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希望的事情,也腾出一点精力,也投去些微光芒。宁肯用我们的多 一些忍耐,来换取后人的前进的力量和资本。否则我们把子孙财都吃了,却不给子孙留 下任何一点前进的资本,那么将来首先订上耻辱棒的,将是他们--虽然我们这里的任 何一个人,也将逃不脱那样的下场! CG +++国有银行对储户说:“没钱,去告吧。” 送交者: 储户 于 February 07, 1999 国有郑州合作银行因大量坏帐,资金枯竭,半年来,拒付居民到期储蓄,冻结企事业单位 账户和资金,春节将至,不见任何转机。政府和银行均无交待,舆论装聋作哑,储户终 日惶惶,担心血汗钱不明不白就没了。闹事不敢,状告无门。钱存放在国家银行里,总 该比非法集资到“三星”之类公司有着落吧?不知高层可知此情?那位高人能给小民一 颗定心丸? +++笔名: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标题: 高唱战歌,埋葬倒爷王朝! 内容: 高唱战歌,埋葬倒爷王朝!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民主富强中国 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民主富强中国 就一定要实现。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那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乾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民主富强中国 就一定要实现。 +++在书库里看到一篇关于梁的文章, 想起梁哭北京城墙的一段事来. 解放那会儿北京还是有完整的城墙的. 若按传统的建筑布局,每一边应有三门. 现在的西直 门, 复兴门, 阜城门, 东直门等地都应有座城门楼子, 就象剩下的前门楼子和德胜门那样.当 时梁领导的专家小组建议保存北京旧城(现二环路内), 改在东面通县一带建座新城, 可惜毛 没采纳, 旧城只剩下古宫和两座城门了. 为此梁大哭一场. 他就像他的先人梁启超一样, 尽 心尽力, 却未能成事.后来北京领导到是越来越重视北京的"民族特色". 弄到差不多每座新建 筑上都要贴点琉璃瓦, 或是来个中国式的大屋顶, 陈希同也被人戏称帽子市长. 不过这沦落 成大屋顶的民族特色也未能给北京带来多少色彩, 反而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印象. 若民族特色就是大屋顶的话, 不妨建的比先人更气派雄伟, 何必小里小气, 在现代的摩天大 楼上去盖个小亭子. +++黑心的党国浙大 老夫本科毕业工作了N年(N>=5),好不容易读了个研究生 想出国学校却要我交上连本带硕的培养费22KRMB,再加上赔给学校的额外15KRMB. 老夫的血都给诈干了都交不起啊 没法子只好工作.可又来了新规定,除了去院校每月拿 500RMB的单□想去其它单位一律要交 15KRMB的陪养费.好不容易找了个每月能拿 >1KRMB的单位,人家还不乐意帮我交钱.欲哭无泪阿 .于是决定先把户口打回我的山村里去 ,然后再准备出去打工.可是学校要我交上15KRMB的赎 身费. 看来成为盲流是我的出路 》》声讨党国浙大 前面老夫讲过,出国无望决定工作 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单位,答应可以帮我交给学校的所谓培 养费 以后在我的工资里扣,于是我在学校发的表上填了该单位的名字 (没有与该单位签合 同) 不久又联系到一个更好的单位,答应帮我交培养费且不用扣工资 于是我把原来单位的 名字又改成了现在单位的名字 结果被学校告知交违约金2,000.我说原来的合同没签,学校 说 涂改了就算违约,死活要我交2,000块钱 少一分都不行. 这就是浙大么? 这就是我读研究生的结果么? 》》天理难容狗党国 在国内我都没有地方把我的情况告诉别人 甚至于在网上. 只好借这个地方讲一下,但心里 还是惴惴不安. 听我在上海读书的同学说,他的论文做的就是帮国家安全局 窃取国内发到 国外和国外发到国内的email,虽然只是重点盯防 重要人物,但也不排除对一般大众的监控 .而且他说 一般ISP都随时阅读位于其服务器上的email.当然一般那批人 都比较懒,不那么认 真负责罢了. +++成为资本家的五大步骤 1。加入少先队,成为无产事业接班人。 2。加入共青团,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后备军。 3。加入共产党,成为资本家的掘墓人。 4。成为科处级干部,领导教育手下时刻提防资产阶级自由化。 5。最后终于成为剥削的红色资本家。 +++ 垄断可怕 于 February 07, 1999 北京天龙(A600658)因98年底投产的全北京最大最先进的汽车检测站,99年北京市政府 强制汽车尾气排放达标,北京天龙汽车检测站为北京市政府指定检测站之一,将检测全 北京四分之一的汽车约五十万辆,(全北京有汽车约二百万辆),按每辆100圆检测费计 算将有五千万圆纯利收入,另外对不达标汽车强制加装三元汽化装置至少有一千万圆纯 利收入。故北京天龙(A600658)99年至少将有六千万圆纯利收入,北京天龙A600658) 99年业绩每股至少可提高三角钱,北京天龙(A600658)这几天大庄收购迹象明显。 据传北京天龙(A600658)后台来头颇大,垄断可怕. ~~~~~~~~~~~~~~~~~~~~~~~~~~~~~~~~~~~~~~~~~~~~~~~~~~~~~~~~~~~~~~~~~~~~~~~~~~~~~ 投稿、停止订阅或意见请发电子邮件 admin@savechina.freeservers.com, 多谢订阅 欢迎鼓励朋友加盟。本刊网址: http://savechina.freeservers.com/weeklymain.html ~~~~~~~~~~~~~~~~~~~~~~~~~~~~~~~~~~~~~~~~~~~~~~~~~~~~~~~~~~~~~~~~~~~~~~~~~~~~~ 警钟常鸣则明!